王海春
(黑龍江省肇東市向陽鄉人民政府,黑龍江 肇東 151125)
隨著我國大眾對食品安全的愈發重視,對豬肉品質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為了充分滿足我國大眾當前對豬肉及豬肉制品的消費需求,廣大生豬養殖人員應當積極學習生豬健康養殖技術,建立科學化生豬養殖基地,不僅可有效保障豬肉及豬肉制品的品質,也更有效降低生豬在生長過程中病死率,進而提升生豬養殖人員的經濟收益,實現生豬養殖行業的良性發展。因此,生豬養殖行業規模化發展是當前生豬養殖行業持續穩定發展的主要方向。
在當前的生豬養殖行業中,由于部分生豬養殖人員缺乏對健康生豬養殖技術的學習,并未意識到種豬品種選擇的重要性。由于優良豬種的引進價格相對較高,出于節約養殖成本的目的,為了改變豬場生豬血統,而選擇價格低廉的種豬品種,進而導致種豬產仔量低、仔豬身體素質差。再加之缺乏科學化飼養方式以及對常見豬病的防治方法,造成仔豬成活率低,僥幸存活的仔豬由于過量的藥物治療嚴重制約其生長速度,而且會對豬肉品質造成一定的影響,久而久之豬場中生豬的整體質量嚴重下降,導致疾病防控與治療成本提高,從而降低了生豬養殖人員的經濟收益,嚴重制約生豬養殖戶的持續穩定發展。
豬舍是生豬養殖人員為生豬的健康生長營造的人工環境。因此,豬舍的環境直接影響生豬的生長。當前,部分生豬養殖戶并未意識到豬舍對生豬生長造成的不良影響,且標準化生豬養殖基地建造成本較高,部分生豬養殖人員為了擴大生豬養殖規模,將生豬在豬舍的活動范圍降低,利用增加養殖密度來實現規模的擴大,進而導致豬舍空氣質量下降,再加之疏于對豬舍環境的管理,消毒、防疫措施不及時,大量有害細菌滋生嚴重增加了生豬患病的風險。與此同時,由于豬舍生豬養殖密度的增大,萬一出現病毒性傳染豬病的發生,將會在整個豬舍迅速擴散傳播,甚至有可能造成生豬的集體死亡,對養殖戶的發展帶來致命性的重創。
飼料作為生豬健康生長的重要保障,是生豬在整個生長過程中獲取充足的營養成分的主要途徑。然而,在當前部分生豬養殖企業中,嚴重缺乏對飼料科學配比的重視,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飼料過于單一化,無法滿足生豬生長過程中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導致生豬生長所需營養嚴重失衡,進而制約了生豬的健康成長。與此同時,部分生豬養殖人員為了飼喂的便捷性,對不同生長階段的生豬都采用統一飼料配比,仔豬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健全,食用大齡生豬飼料不僅無法滿足仔豬的生長需求,還有可能引起仔豬的消化不良,增加引發仔豬腸胃疾病的發生概率,提高仔豬發生病死的風險。另一方面,部分生豬養殖者為了促進生豬的快速生長,不惜違規在飼料中過量添加各種添加劑,更有甚者在生豬出欄前期為了給生豬催肥,會在飼料中添加我國明文禁止的添加劑或激素藥類,進而對豬肉及其豬肉制品造成污染,無法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豬肉食品安全性。
生豬養殖人員想要切實提升生豬質量,關鍵是對生豬優良品種的選擇,積極引進優良的生豬品種,進而提升養殖場的生豬質量。在引進生豬品種時,生豬養殖人員首先應當確保種豬的健康,在進入豬場前的種豬應當經過嚴格的檢疫檢驗,對其精神狀態、皮膚、體溫等等多個方面進行細致檢查,在通過檢疫之后不可以直接將新進種豬放入豬群,而是應當對其進行嚴格的消毒工作,再進行隔離飼養,確保其身體健康之后方可放入豬舍集體飼養。另一方面,生豬養殖人員還應當加強種豬的雜交培育工作,將適應本地環境生長的母豬與引進優良品種進行雜交,對豬場的生豬品種進行優化,提升其適應能力、抗病能力,保障豬場的生豬優質優產。
豬舍環境的優劣是影響生豬健康生長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豬舍環境可有效降低生豬的患病率,在一定程度上為廣大生豬養殖戶降低養殖成本,進而推進養豬企業的健康發展。廣大生豬養殖人員想要切實改善生豬在養殖過程中的生活環境,首先應當選擇適宜生豬生長的豬舍建造地點,并合理布置豬舍布局,加強豬舍保暖措施、通風措施的建設,建立一個適宜其健康生長的生活場地。與此同時,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還應當加強對豬舍環境的科學化管理,首先應當加強豬舍的通風與光照,提高豬舍的空氣質量,減少豬舍有害細菌、致病菌對生豬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降低生豬的病死率。另一方面,在豬舍的建設過程中,應當積極運用當前先進的技術設施,對豬舍的溫度與濕度等條件進行實時監控,并根據豬舍各項環境參數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同時加強對豬舍衛生環境的管理工作,及時清理生豬排泄物,定期對豬舍進行無死角消殺工作,為生豬營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除了改善生豬生長環境之外,生豬飼料配比亦是影響生豬健康生長的重要條件之一。豬飼料是生豬在生長過程中獲取營養成分的主要方式,為了充分保障生豬在各個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成分的需求,廣大養殖人員應當提高飼料配比的科學性,根據生豬的長勢及時調整飼料配比,進而保障生豬在生長過程中營養的均衡性,不僅能有效提升生豬的生長速度,同時可有效增強生豬的身體素質,提高其抗病能力。與此同時,在進行飼料配比的過程中,為了保障豬肉及豬肉制品的品質,應當盡量選擇綠色飼料,控制添加劑的使用,在必須使用情況下,嚴格按照我國當前對生豬飼料添加劑的相關規定來確定添加劑的種類以及飼喂量,避免使用過量的添加劑對豬肉及其豬肉制品造成污染,導致豬肉無法通過檢疫,給生豬養殖人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為了有效防控生豬常見疾病的發生,養殖人員應當根據豬場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豬病免疫管理措施,制定相應的豬病免疫制度,并將豬場中的生豬進行編號管理,建立免疫檔案,對生豬的疫苗接種情況以及生病用藥等信息進行嚴格的記錄,并定期對生豬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控,對精神狀態、進食量進行密切觀察,對狀態異常的生豬及時采取相應的隔離疾病檢查,爭取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傳染疾病在豬舍中蔓延從而帶來經濟損失。
想要有效實現養豬企業規模化發展,在建立規模化生豬養殖基地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對豬場工作人員的管理,根據豬場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進行合理分工,對于年齡較大或者文化程度較低的工作人員,盡量安排技術性與難度系數相對較低的工作。而飼料的配比、生豬疾病的防控、豬場的防疫工作應盡量聘用高校畢業且具有一定資質的專業型技術人才,不僅可以保障飼料配比的科學性以及有效的防控生豬疾病,同時還可以定期為豬場的飼養人員培訓健康養殖技術,提升飼養人員的自身專業水平,在平時的工作中能夠通過生豬的精神狀態、進食量、排泄物等多個方面,及時發現生豬在生長過程中存在的異常狀態,進而保障生豬的健康生長。
為了有效推進生豬養殖企業的規模化發展,企業相關負責人應當加強對企業內部管理部門機制的完善與優化,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對各個部門的崗位職責進行細化,采用責任制管理模式,將責任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避免在發生問題時工作人員互相推諉責任。同時,根據飼養人員對生豬健康養殖技術培訓參與情況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并以考核結果與日常工作表現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晉升制度,激勵各個崗位工作人員能夠各司其職,盡職盡責的完成本職工作,進而保障生豬養殖企業的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廣大生豬養殖人員想要切實實現生豬養殖企業的規模化發展,單純地建設現代化豬舍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積極聘用專業型生豬養殖技術人才、防疫人才,積極開展生豬健康養殖技術培訓,推進生豬健康養殖技術的合理運用,保障生豬的健康生長。與此同時,相關企業應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進而保障生豬的養殖質量,為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