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宏偉
(河南省偃師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偃師 471900)
豬水腫病屬于一種發生率較高的仔豬急性、致死性的疾病,其主要特點為胃壁和其他某些部位出現的水腫現象,較為常見的病原菌有o2、o8、o138、o139、o141等群。一般來說,豬水腫病發生與剛斷奶的仔豬群體中,小的剛出生幾天,大的出生4個月都會發生,最為常見的發生群體為生長速度較快且健壯的仔豬中,少見于瘦小的仔豬群體。豬水腫病主要是由于帶菌母豬傳播給仔豬,表現為地方性的流行發展,常見于某些豬場和某些窩的仔豬中。有學者認為,環境污染、水污染、氣候變化、飼料單一、飼養方式變化等均會導致豬水腫病癥狀的加重。豬水腫病一般發生于四季各個時間段內,但以春秋季發生率最高。
仔豬養殖屬于我國畜牧業中較為常見的產業之一,現有仔豬規模養殖場較多,包括較為常見的散養戶。隨著仔豬數量的不斷增加,加上季節的變化、環境因素的影響、飼養方式的變化等等均會導致仔豬的抵抗能力降低,使得仔豬極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侵襲而引發疾病,增加了仔豬的病死率。豬水腫病是一種由于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這種菌種呈現短桿狀,兩側呈現鈍圓,一般不會出現芽孢,少量細菌上可見鞭毛,存在一定的運行性能,大多數菌株會存在莢膜現象,喜好的生長溫度一般為37℃左右,酸堿度一般集中在7.2至7.4之間。溶血性大腸桿菌屬于豬水腫病的病原體,能產生一定量的毒素,當仔豬的抵抗能力不斷降低時,病原體將會在腸道黏膜上寄居并在短時間內快速的繁殖和生長。通過活的細菌釋放至細菌體外會使得細菌出現菌體的崩解反應,然后導致大量的毒素釋放出來,當宿主吸收之后會產生某類毒素進而引發疾病的發生。當仔豬感染病毒或細菌之后出現豬水腫病,仔豬主要表現為突然之間的發病,部分仔豬甚至還存在還未出現癥狀就死亡的表現。此外,豬水腫病在發病初期僅僅表現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伴隨著程度不一的步態不穩,甚至少數仔豬會出現偶爾做一些圓圈運動的現象。發病之后的仔豬喜歡靜臥不動,當主人碰觸到病豬之后它們會表現得十分的敏感并發出呻吟聲,癥狀較為明顯的包括眼部、臉部和耳部的水腫現象。而部分病豬在染病早期會出現口流白沫,體溫無明顯變化,病前1至2天有輕度腹瀉,后便秘的表現。且病情嚴重的病豬會出現心跳疾速,呼吸初快而淺,后來慢而深的表現。靜臥時存在肌肉震顫,不時抽搐,四肢動作游泳狀,站立時拱腰,發抖的表現。前肢站立不穩,后肢麻痹,無法站立。病豬在行走時四肢無力,共濟失調,喜歡盲目前進或作圓圈運動。而部分病豬沒有水腫的變化,病程短得僅僅數小時,一般為1至2天,也有長達一周以上的,病死率較高,可達90%以上。
在發生豬水腫病之后,較為明顯的病變為胃壁部位,結腸腸系膜、眼瞼、臉部及頜下淋巴結的水腫現象。病豬胃部內充盈著尚未消化的食物,黏膜較為潮紅,有時存在出血癥狀,胃底部位黏膜下存在厚層的透明水腫現象,存在帶血的膠凍樣水腫浸潤表現,而黏膜和肌層之間屬于分離的狀態,水腫嚴重的會達到2至3cm左右,嚴重者甚至威脅幽門區及賁門區。病豬的大腸系膜、喉頭、膽囊、直腸周圍等也經常出現水腫,表現為淋巴結水腫、出血及充血等等,心包和胸腹腔存在較多的積液,暴露空氣后凝成膠凍狀。獸醫在鑒別診斷豬水腫病的過程中應結合豬水腫病的臨床表現和特點,判斷仔豬的臨床癥狀和病理剖檢變化等等。豬水腫病在健康狀況良好、營養狀況較好的仔豬中發生率較高,在檢查其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營養不良的仔豬水腫病程較長,并伴隨著結膜貧血、軀體消瘦、黃疸等癥狀的出現,還會導致器官營養不良表現,如程度不一的肝臟土黃色變化及腫大等等。當養殖戶改變了以往的飼養條件時,使用營養較高的蛋白質飼料實施飼養處理后相應的臨床癥狀會程度不一的好轉和改變。而由于缺硒引起的水腫仔豬的體溫一般不會上升,這一類型的病豬經常喜歡靜臥不動,且愛昏睡。在實施病理剖檢的過程中會發現,病豬的皮膚、軀干、四肢顏色會變淡,且出現心肌橫徑增厚的表現,一般多屬于由于體內出現缺硒表現引發的。因此,發病后仔豬體內的血硒水平一般小于0.03mg/kg的范圍。在鑒別診斷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地明確疾病的類型,可以檢測病豬的內容物,尋找病原性的大腸桿菌,并鑒定仔豬的血清類型,最終對疾病的類型進行明確和診斷,方便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選擇最優的治療藥物。
黃芩屬于較為常見的中藥,黃芩經提取有效成分之后制成的黃芩注射液主要成為黃芩苷,黃芩注射液具有顯著的消炎抗菌作用,黃芩苷屬于黃芩根中提取分離出來的有明顯生物活性的黃酮類化合物,存在抗炎、利尿及抑菌的作用,黃芩中具有較多成分,而毒性也不相同。以往的中獸醫學認為,豬水腫病是由于脾虛濕困導致的,脾失健運會導致水濕內停,內停之水濕積在肌膚上導致水腫。由于這一疾病的病原菌極易產生耐藥性,實施常規的抗生素防治治療的效果并不十分顯著,因此研究和使用低耐藥性、低毒性、低殘留性的新型黃芩注射液具有較為積極的作用。黃芩注射液具有益氣養元、扶正祛邪、養心通脈、健脾利濕的功效。一般來說,黃芩注射液主要用于心氣虛損、血脈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虛濕困之肝炎等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且黃芩注射液在治療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慢性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效果良好,也可用于治療白細胞減少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和糖尿病腎病等。
在獸醫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用于豬水腫病治療過程中一般選擇的抗菌藥物包括慶大霉素、恩諾沙星、卡那霉素等等藥物,這類藥物能夠有效地達到預防和治療豬水腫病的價值和意義,但對于豬水腫病的毒力因子SLT-IIe中的療效卻較低,并且對于大腸桿菌極易產生較大的耐藥性,無法很好地應用于臨床治療干預的過程中。中藥復方治療的過程中一般通過抑制豬水腫病的病原細菌中及病原細菌分泌的毒素進行治療。在治療豬水腫病的過程中,使用黃芩注射液治療干預并不會出現抗生素治療過程中的耐藥性及藥物殘留現象,治療豬水腫病的治療有效性較為顯著。黃芩注射液能有效地對SLT-IIe對Vero細胞產生毒性的反應進行約束,還存在劑量方面的依賴作用。此外,黃芩注射液還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SLT-IIe毒素引起的病豬的死亡,臨床表現和病理剖檢均存在較為顯著的緩解及改善,改變了腸道和肝臟的病理組織。通常情況下治療過程中推薦為病豬實施0.2ml/kg的黃芩注射液的肌肉注射治療,一天治療一次,連續治療5天左右。豬水腫病主要是由產SLT-IIe的大腸桿菌引起的多發生在斷奶仔豬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的特點為頭部、腸系膜和胃壁水腫,伴隨著神經癥狀。這一疾病的發病速度較快、病情變化較快,具有較高的死亡率,一旦發病會對畜牧業造成程度不一的經濟損失及影響。SLT-IIe屬于引起豬水腫病的重要毒力因子,經體外試驗研究后表明黃芩注射液能程度不一的抑制SLT-IIe導致的細胞毒性作用。因此,這一試驗觀察中醫Balb/c小鼠為試驗的動物,通過為生病的小鼠實施SLTIIe毒素復制水腫病的模型腹腔注射治療,進一步驗證和探究黃芩注射液對于小鼠水腫病的治療價值和意義,為后續實驗性的臨床試驗和治療干預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針對小鼠實施治療觀察的過程中可以對接種后的小鼠活性、呼吸、飲食、精神、被毛、排便情況等等情況進行監測觀察,對已經死亡的小鼠實施解剖觀察臟器的病理變化,結果表明,實施黃芩注射液治療后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水腫病模型小鼠的生存率,降低小鼠的死亡率。多數中藥復方都是通過抑制豬水腫病的病原菌來治療這一疾病,而這一制劑是從中和病原菌分泌的毒素方面來治療豬水腫病,在初期的小鼠試驗觀察中可以得出黃芩注射液對水腫病的臨床療效十分顯著。由于黃苓注射液與抗生素不同,不會出現藥物的耐藥性及殘留現象,并獲得良好的治療療效,為后期黃芪注射液治療豬水腫病的觀察和監測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最大程度上預防豬水腫病的發生,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促使豬群的健康生長發育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應通過各種防治措施預防豬水腫病的發生。現階段養殖戶對于豬水腫病并不存在特異性的治療方案,預防這一疾病的關鍵之處在于對飼養環境、飼養方法等進行改善,要求飼養過程中營養要全面、蛋白質的水平不能過低也不能過高。在豬水腫病發生率較低的地區應注意不向病區購進新豬,對于鄰近豬場的區域應及時地做好相應的衛生防疫工作和管理。在豬水腫病發生率較高的地區應針對斷乳仔豬預防性的飼料中增加適量的抗菌藥物。切忌突然為仔豬斷乳或更換飼料,斷乳期間應預防突然的改變飼養環境和條件,斷乳后的仔豬不應過度飼養,應保證豬舍始終處于清潔、干燥、通風和消毒的環境衛生中。仔豬在斷奶前一周時間可以用豬水腫多價濃縮滅活菌苗肌肉注射1.5ml的預防疾病治療的干預。養殖戶在每一批仔豬轉入前及轉出后應用水沖洗干凈門窗、豬舍、墻壁和地面,再給予2.5%的氫氧化鈉進行表面的噴灑消毒處理。在母豬轉入產仔舍的前三天,給予0.5%的高錳酸鉀對豬舍表面實施噴灑消毒的處理。在母豬產仔之后應每天定時兩次清潔糞便和尿液,最大程度上保持產仔舍的清潔、干燥狀態,并兩天一次實施高錳酸鉀的消毒處理一次,避免豬舍及周圍環境致病菌的影響。在仔豬35天至40天的日齡為仔豬實施斷奶最合適,斷奶前1至5天應逐步地減少喂乳的次數,禁止突然性的斷乳處理。對飼料配方進行調整后適當地增加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3周齡內蛋白質含量應維持在19%以下,飼料應保持多樣化的喂養,保證飼料的潔凈和新鮮,斷奶初期補料應保證少量多次的喂養原則。斷奶之后應維持一周喂養青飼料的頻率,并逐漸地增加精飼料在其中。仔豬在斷奶后一個月內,每100公斤飲水或飼料中加用1.5kg的檸檬酸或食醋,最大程度上提高胃內的酸度。并定期地給予土霉素、金霉素、喹乙醇、亞硒酸鈉、痢特靈、維生素B粉、磺胺類等藥物的防治觀察,最大程度上預防豬水腫病的發生。
豬水腫病的發生嚴重影響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給養殖戶帶來了較大的損失,不利于仔豬的健康生長發育和成長。因此,在預防豬水腫病的管理過程中應通過優化豬舍環境、優化飼養方式等預防性對策,最大程度上預防豬水腫病的發生。在治療豬水腫病的過程中應結合仔豬的實際情況實施黃芩注射液的治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減少仔豬病死現象的出現,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