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農業生產逐漸向機械化發展,農業機械化生產不僅實現了對農民勞動力的解放,同時,還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促進了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農業機械化實際生產作業中,由于農用機械在長期應用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機械故障,給農業生產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需要重視對農戶機械的維修和保養環節, 對農用機械進行定期的檢修和保養,以保障農用機械在生產運行中的安全、可靠性。基于此,本研究針對農業機械維修保養中常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為農用機械的安全、可靠運行通過保障。
關鍵詞:農業機械;維修;保養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大產業,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與壯大,以及我國近年來對對現代化農業的扶持力度的不斷增大,促進了我國農業的有效發展。在現代化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農業生產已經實現了向機械化生產的過渡轉變,同時,農業機械化水平也實現了不斷提升,為農民農業生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但是,在農用機械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忽視了對機械的定期保養和維修,促使農業機械在應用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并在使用壽命和使用性能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那么,在現代的農業機械化生產中,強化對農用機械的維修和保養,不斷實現農用機械性能和安全、穩定性的提升,是推動我國現代化農業獲得進一步發展的重要保障基礎。
1、農業機械維修保養存在的問題
1.1農用機械應用人員對農機的維修保養意識不高
針對于農用機械使用者而言,多數人員是農民出身,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充分的認識到農用機械定期維修保養對提高機械性能、保障機械運行安全、穩定生產以及提高機械壽命等方面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農用機械應用中,他們并沒有定期維修保養的意識,也不具備可以準確判斷農機運行出現問題的能力,在它們的思想意識了,農用機械只要可以正常的運行就是安全的,機械出現了故障才去進行檢修和維護。此外,應用中,只要不耽誤生產,就隨處進行農用機械的應用,也不顧及環境、天氣、地域等因素對機械造成的不良影響,造成了農用機械設備壽命縮短。
1.2農用機械維修保障缺乏專業的指導機構與專業維修站點
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農業機械設備也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的更新換代,技術性、專業性、性能等方面實現的不斷的提高,現代化農用機械設備也呈現多樣化發展,對農用機械的維修保養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然而,在農用機械的應用者中,多為農民,由于他們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在農用機械維修保養環節中,他們的技術和文化水平根本達不到現代新型農業機械保養維修的水平,無法自行實現對農用機械的保養和維修。由于多數農村區域內,缺乏農業機械維修保養指導機構,甚至一些農村城鎮并沒有設立農業機械維修與保養服務站點,部分農用機械應用者只能采用傳統的機械維護經驗,在不了解新型機械設備的構造下,對機械進行檢修操作,從而增加了檢修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在農忙期間,農用機械應用過程中,出現了無法解決的故障問題,還需要聯系廠家,派專業技術人員來進行檢修,這樣一來,既耽誤了時間,又需要花費很大的維修費用,很大程度上又影響了農業生產發展。
1.3 農機的相關服務體系尚未建立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的不斷發展,在我國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設備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就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農用機械售賣情況來看,一些機械設備售賣企業和門店,只關注機械售賣成交量,不重視農用機械的售后保障服務,售后維修保養售后服務環節十分薄弱,農用機械只是固定設置了一些農機銷售點,固定的、專業性強的維修保養售后服務點比較少。如果售賣出的農用機械出現了設備故障或者保養維護,機械使用者需要撥打售后,然后指導使用者到指定服務點去進行維修,通常這些售后服務定點距離農村較遠,需要農民自行承擔來回運輸成本、維修成本等,維修保養成本太高,機械使用者往往放棄定期專業保養。
1.4農用機械維修保障技術指導不到位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了農業機械設備的更新速度,促使農用機械設備向著更加技術化、專業化、高科技化等多元化方向發展。在農用機械的購置上,國家相關政策給予了一定補助加以扶持,但是,在機械設備購買后續使用和維修養護指導工作上做的并不到位,這也是農民機械使用者不重視對機械設備維護保障的主要影響因素。農民進行機械購買時,銷售人員也只是簡單的對購買者建議要定期進行設備養護,以保障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的延長,降低應用中的故障率,但是,對于農民使用者機械正確應用技術指導、機械設備維護措施技術指導等方面缺乏指導力度,并沒有組織購買者進行專業化的學習。這就造成了設備使用人員對設備的拆裝規范、正確應用、維護技術方法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不能清楚的了解,不能在日常中對農用機械設備開展有效的保養。
2、農業機械維修與保養問題的應對措施
2.1強化農業機械維修保障重要性宣傳力度,提高農用機使用者維護保養意識
只有不斷的強化農用機使用者的安全應用農用機械設備和定期檢修和保養機械設備的思想意識,才能從根源上改善農業機械保養維護不足,將機械設備應用安全隱患的發生扼殺在搖籃里,保障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安全、高效生產。因此,在農用機械銷售環節中,銷售人員就要明確的告知農用機械購買使用者,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的重要性,并告知不定期檢修保養可能會造成機械設備發生哪些安全隱患,以及安全隱患發生后引起的嚴重后果。以及維修、保養等相關技術的指導工作,依照農用機械的應用說明書,細致化的對購買使用者進行相關應用規范、維修保養規范的介紹,在鄭重的告知和講解下,提高購買使用者的安全使用和維修保養意識。
2.2加大對農用機械維修和保養管理力度,建立專業的指導機構與專業維修站點
國家農業管理相關部門,在推廣扶持農民農業生產要強化機械化生產過程中,需要在農用機械設備售后維修服務方面加強政策和資金扶持工作,可以通過在村鎮區域加大對農村機械推廣點的設立,并在推廣點設立專業化的定點農用機械設備維修售后服務站,加大對農用機械的管理力度,為農民農用機械使用者售后維修和保養提供便利性。落實好農業機械維修和保養工作,定期給農民使用者開展農業機械設備安全應用、維修保養等技術方面的指導工作,讓機械使用者可以充分認識到對設備定期維修保養的重要性,并掌握相應的農用機應用、維修、保養的技術和注意事項,才能保障農用機械應用的安全、穩定、高效,不斷的推進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2.3加強體制建設,強化農民與專業維修點之間的紐帶
針對農業機械維修和保養,國家農業相關管理指導部門,需要強化對農機的相關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建立有效的體制,為農用機械設備的售后維修保養提供指導保障。這就需要農機生產銷售點,農民,政府三方通過參與,首先,農用機械銷售方,需要在機械銷售中,實現對機械售后服務系統的不斷健全與完善,在機械銷售部指定區域內設置定點售后維修保養服務點,并配置專業的維護保養人員專門進行機械售后服務,解決購買機械故障維修困難境地。農民機械施工者,需要不斷強化農用機械設備定期維護保養意識,并認真學習掌握一些簡單的、有效的專業的機械維修保養方法和技術,可以簡單的對所應用的機械設備進行安全隱患以及故障的排除和簡單的設備保養工作。政府部門,加強農業機械的維修管理力度,需要強化農業機械設備維修保養方面的監督作用,維護農用機維修中農民權益,確保順利開展相關的農業機械使用、維修和保養工作。
2.4提高農機維修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加強對農業機械維修和保養指導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推進了農業機械設備技術的不斷革新,一些高技術、智能化、結構復雜的現代化新設備不斷推出并廣泛應用,高科技新型農業設備對機械的維修與保養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為進一步提高機械化農業生產效果,必須要重視農機維修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并加強對農業機械維修和保養指導工作。各級別農機維修網點,在引進新型農機時,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學習和培訓的方式,開展對新型機械的維修培訓工作,保障農業設備維修技術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能跟的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再就是,專業機械維修保養人員也要定期強化與農民之間的交流學習,指導并幫助農民更加熟練的掌握農業機械操作技術以及維修保養相關專業技術,以及對農業機械日常維系和保養工作進行指導,確保農業機械檢測維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3、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化農業發展中,農用機械是保障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礎,而農業機械維修與保養是保障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的技術保障。因此,在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生產中,需要提升農民農業機械維修保養意識,重視對農業機械的定期保養與維修維護,降低農用機械應用過程中的故障產生,提高農業機械的應用性能和安全穩定性,為農業高效生產提供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浩然,關紅磊,張盼.農業機械維修的現狀及建議[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1(01):83-84.
[2]鄒海英.農業機械保養和維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12):84-85.
[3]耿興昌.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的維修與保養探討[J].內燃機與配件,2020(22):125-126.
[4]劉登峰.農業機械的保養與維修探析[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0,32(0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