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正霞
(安順市農業經營管理站,貴州安順 561000)
農業現代化發展是目前國家實現社會整體持續發展的關鍵點之一,農業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其發展主要體現在作物品種、農作技術和農業生產模式等方面的創新與提升,加強農業發展的基礎力量,最大程度地發揮服務價值,實現現代化、產業化、規?;洜I,促成生產、加工、銷售的一體化建設,極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的基礎生產力,以推動現代化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雖然農業經濟已經有了較深的基礎,但在其發展進程中也不時地出現一些制約農業發展的因素,如勞動力逐漸偏向老齡化、耕地的總體質量不均衡等因素,現在農村勞動力的分布趨勢主要在60~80年代左右的人群,因受其傳統思想的影響,多數農村父母不以農業為榮,并在孕育生子后,鼓勵引導后代外出工作脫離農業。目前,農業的耕作方式及使用技術大多都已比較先進,所以,人們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思想,以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為榮,推廣農業科技的應用,加強人才資源的互動,使農業能夠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除勞動力缺失外,農業耕地的總體質量不均衡也是一個主要問題,眾所周知,耕地養分的流失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農業的發展,由于新時代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其對土壤的污染和水資源的污染等生態問題也是影響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傮w質量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農業生產產量的穩定,經濟效益的穩步提高等都受到影響,加大了農民的生產難度及銷售難度,所以,要從根本上對其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以使傳統的農業發展不斷地向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方向進行優化及轉型。
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地區長期存在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模式。這種情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不同的問題,如:耕地破碎化問題,貴州就是一個以山地農業為主的省份,耕地很多都是屬于坡地,實際應用土地資源造成嚴重浪費,同時由于山區土地交通不便、水資源匱乏,土地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區域土地破碎化,嚴重制約了其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阻礙農民對土地的有效利用。大量的耕地被無效占用,農村部分地區的土地資源不能被有效利用,為此,應通過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平衡農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求關系,來有效解決。
在當前的農業發展與農作物生產中,農民們基本都是以種植業為主,其農村發展,伴隨著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的加快,農村土地利用出現了不同的情況和問題。現在耕地實現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大多數的農民外出務工選擇將土地流轉出去管理;但一些農民出于對承包地實際擁有的擔心,不愿意將承包地流轉出去經營,寧愿將土地荒蕪,這就導致土地無人耕作、撂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村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對于農業的發展來說,承包地流轉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市場失靈、用地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也給農業現代化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農業的發展是影響國民經濟的核心因素,畢竟民以食為天。近年來,農業的基本經濟體制發生了很大的變革和創新,盡管一些環境及地域因素對農業的發展也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其以農業社會化服務,引領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總體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大多數農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充分有效提高,隨著農業現代化技術的推廣和實際應用,再加之國家對農業的大力扶持,使我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農民的生活也有了質的飛躍。
可見,農業現代化發展對國家的重要性,必須加大把握對農業技術及人才等方面的控制,才能有效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進而引領農業現代的持續發展。
從當前農業來看,發展農業現代化存在著諸多制約因素,如勞動力老齡化、現代化機械普及程度低、相關專業人員投入不足等。其中,增加生產人員、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促進農業全面升級的現實需要,也是客觀要求之一,更是實現農民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現代化的科技農業團隊,擴大農民隊伍是當下新時代農業高速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當前我們在加強農業隊伍建設的同時,應注重農業培訓,培養相關人才,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儲備力量;注重人才業務能力的培養,聘請農業專家及技術骨干,通過分批次、分類別的組織農民開展相關生產技能培訓、農產品加工及銷售等專業學習授課,通過專家現場講解并為其演示,從根本上著力提高農民的素質。在授課后,組織相關人員搭建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交流共享平臺,用好農業的人才資源,建設真正的農業持續發展的人才資源庫。目前農業隊伍傳統觀念還比較濃厚,農業隊伍老化,不以農業生產為榮,改變這種狀況特別重要,特別是要調動農業隊伍的積極性,促使廣大農民成為生產的主體,成為技術的主體。
優化農業發展的基礎,首先要保證農業耕地的質量。高標準農田是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態良好,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農田,是農業耕地中的精華,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要素,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基層走訪時不難發現,耕地退化日益嚴重,不少農業工作者及農民這樣說:“地是越來越少了,田也是越來越難種了,如果不是靠化肥頂著,怕是我們的飯碗也保不住了?!备鼗A地力不足,污染問題突出,來源于不規范生產,肆意產生農業廢棄物以及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根據調查顯示,目前耕地金屬含量超標嚴重,農藥化肥長期不合理地施用,不僅導致土壤養分失衡、土壤肥力和有機質下降,而且,某些化肥所含有的重金屬正在威脅人類的安全。根據目前現狀應當積極治理,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進行農業廢物再利用,變廢為寶,如養殖業廢物資源整合、秸稈還田等措施,實現農業生態的良性循環。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大力增施有機肥料,加大對有機肥料的開發、推廣及應用。開展農業科學研究,進行病蟲草害的生態調控及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從而達到生產安全,提高糧食產量,有效保護耕地,提高耕地質量的目的。實現農民收入增加、鄉村環境美化與農業發展相輔相成的農業新局面。
土地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保證。近幾年來,人們不斷地對土地進行開發利用,使有效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此種情況不利于我國長遠發展。由于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要加強土地管理,完善并落實資源集中整合,加大土地節約利用力度,合理規劃,減少浪費,促進農業持續發展。為加強土地建設管理,完善土地資源整合,使農業現代化得到有效利用和發展,相關部門應實地考察現有的土地資源,將破碎化的土地資源集中整合起來,并按要求對土地進行分級劃分,適合農業種植為一類、通過對某種影響因素實行優化措施后適合農業種植為二類、不適合農業種植為三類,通過分類可以使破碎化的土地資源進行整合與再利用,可以有效的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
為夯實土地機制,加強土地的規范管理,以高效推動農業現代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實際用地的總體規劃是優化土地資源的高效配置,并且合理協調各農村地區的土地用地規模、規范布局等合理土地安排,以推動農業社會服務的發展核心,高效實施土地資源用地管制。目前,農業發展中農村的土地供應、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村為單位的土地規劃工作實際進展緩慢,而現有的土地用地規劃沒有充分考慮到農村新的發展形勢及社會服務對土地利用的基本需求的影響,有的地區不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形勢。所以,要緊密結合基本的農田保護機制、農村土地的建設布局、現代農業的基本發展等要求,夯實土地機制,加強規范管理,科學統籌并合理規劃農村土地用地的實際利用,依據因地制宜的因素,加快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并加快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機制,優化其耕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實施合理保護、農業農村的土地建設等用地布局,引導農村土地的實際使用,以此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以及對農村土地的嚴格有效管理機制。
農業社會化服務就是在新形勢下,將最新的科技應用于農業建設與發展中,以此來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也是有著關鍵的意義,就目前來說,農業生產、供、銷售等環節的一體化應用,已經滲透到部分農村地區之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農業的高速發展與穩定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