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丹
(廣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0)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8.03萬億,同比增長超13%;2019年中國進口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2.47萬億[1]。市場需求的提升,助推了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行業的快速發展。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讓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受到了更高的關注度,作為教師,在新時期,我們應將關注點放在綜合能力更強的人才培養上,為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
在跨境電商企業的人才招聘中,絕大部分企業會選擇那些外語能力較強的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或者是外貿專業的畢業生,但是對他們的學歷則沒有較高的要求。但是在能力要求中,更看重畢業生英語的聽說能力、翻譯能力、外貿處理、線上交流、客戶開發與產品推廣等能力,其中“良好的英語聽說能力”與“產品的翻譯能力”占比較高,這是基于跨境電商在發展過程中的固有問題,當英語作為國際間的語言在其中發揮作用時,專業人員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其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基本工作內容之一同時也是最基礎的能力。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商務英語專業的作用愈發凸顯,同時也對該專業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
當前我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還遠不能滿足跨境電商的發展。其中,很多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多是與特定的崗位需求人才培養為主,如他們可以在外貿活動中進行談判、文秘或者翻譯等工作,但從在跨境電商視角出發,他們不具備線上交流與網絡運營的技巧,面對一些跨境電商這一新事物產生的問題時,他們無法勝任。
課程目標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未能與行業發展的整體態勢相吻合,只是簡單地培養學生在貿易、翻譯等領域的學習能力是遠遠不夠的。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跨境合作的各種問題,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英語聽說讀寫、網絡運營技巧以及引流等方面的能力,在市場為需求的導向下,培養出的人才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被認可、被接受。
課程內容不完善。由于人才培養目標的不明確,教學內容也還是沿用教材,但是知識與時代的發展與更新換代,教材知識早已過時,很難滿足當前學生們專業學習的需要。因此,豐富教學內容,給學生更前沿、更新穎的知識才是人才培養的真正意義所在。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很多學生反映,其實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學生們的大部分時間都被理論學習占據,有的人對知識不求甚解、有的人很難理解專業內涵,究其原因,缺乏實踐的理論學習還是一場空,無法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專業學習對促進自身成長的真正作用和價值。因此,各高校必須要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借助學校的專業學習與企業提供的實踐機會,深化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認知,發展他們的學習經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扭轉“畢業即失業”的現象弊端,促進學生的就業。
商務英語和傳統的英語并不相同,只能看作其一個分支。商務英語的本質可以看作是英語與商務結合形成的一門課程,是一種專門用于貿易的語言類型。通過商務英語,學生能更好地在不同商務情境中與他人溝通,實現交流目的。另外,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會涉及到部分西方的工作模式、管理理念,還會教授學生如何更好地與外籍員工溝通、合作,以此實現更為高效地商務交流。
所謂的跨境電子商務一般是在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信息、網絡通信等技術,在專門的電商平臺完成商務交易、支付、結算等過程的貿易活動,并通過跨境物流實現貨物的交易。這種商務模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交互性強、虛擬化等基本特點。在實踐過程中,交易雙方可以通過跨域網絡交換交易信息,并通過在線支付的方式實現交易資金的結算。通過跨境電商,能促使生產者、消費者更為緊密地結合,逐漸融通成為一個完整的網絡購物產業鏈,突破購物時空的局限。借助跨境電商,人們能夠在網絡平臺結合自己的喜好、習慣選購商品,具有很高的效率。
商務英語最大的特點是用簡潔的詞語表達你想表達的意思,讓單位時間內的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使雙方之間的交易合同更加簡潔明了,滿足跨境商務活動的要求。目前常用的縮寫詞主要有:CIF(成本、保險和運費)、CFR(成本和運費)、FOB(船上交貨)、B/L(提單)、Co.,Ltd.(有限公司)、ad(廣告)等。通過簡潔的商務英語,能大幅提升各企業的溝通效率,為商務洽談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商務英語是大眾英語的一個分支,但它在實際的商務活動中表現出極強的商務性特點,即商務英語會隨著不同的商務環境而變化。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理解和掌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常用英語詞匯的含義,從而掌握正確使用商務英語的方法。例如,“調查”通常被翻譯成inquiry,但在商務英語中,它被翻譯成enquiry。
我們常說,一國哺育另一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風俗文化也不同。因此,在商業活動中,對許多具有相同概念的術語的解釋存在一些差異。為了有效應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習俗文化對跨境商務活動產生的影響,商務英語詞匯必須相對專業,以滿足跨境電子商務活動的要求。例如:提單、匯票、資產負債表、信用證、商業發票等。此外,商務英語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對進口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因區域文化帶來的各類溝通誤解、錯誤,保證商務活動的順利進行。
由于跨境電子商務的特殊屬性,其必然會接觸到國際間、地域之間的貿易往來,因此,在專業人才的培養上,我們要立足區域經濟的發展特點,培養促進經濟發展與迎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縱觀現階段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其中上海市一些高校,取消了英語專業,取而代之的是商務英語專業。同時,在商務英語專業下增加了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方向,并調整了相應的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優化了課程評價體系等一系列相關操作[2]。這給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帶來的啟示是,培養專業型的商務英語人才,真正立足跨境電商行業的整體發展態勢與需求。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其一,培養學生的外語語言能力。當然,在課程體系的建設上,我們要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為主,特別是商務英語的聽、說、讀、寫等能力,相應地削減一些語法等理論課程的學習,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其二,專業知識、商務知識與實踐能力。跨境電商專業的理論教學部分主要在于經濟學理論,為此,要特別強化學生們的經濟理論內容學習,如營銷學、貿易學、管理學等內容。在英語教學內容中增加線上交流、產品信息發布、客戶調研、貿易糾紛處理等內容。
其三,跨境電商的操作能力。電子商務中所涉及到的物流、支付、退稅等環節,都是在網絡技術的支撐下得以順利進行的。另外,在數據庫的建立過程中,如店鋪運營、數據更新、客戶維護等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操作能力,這樣才能更游刃有余地解決跨境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讓貿易自由流通。
其四,學生的國際視野。跨境電商是國際間的合作,需要學生具備國際視野,這是專業學習的要求,也是行業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和標準。為切實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引導學生從更廣闊的層面看待問題,我們要積極與國外各高校開展合作,并鼓勵部分課程由外教老師擔任,在發揮其語言優勢的同時,真正開闊學生們的眼界、鍛煉學生的思維,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目標。作為教師,在新時期,既要研究行業與各企業的發展態勢,又要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優化專業結構,摒棄理論教學的弊端,讓專業內容與時俱進,讓學生學有所得,讓跨境電商的發展更扎實。
跨境電商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真正能獨立處理問題,相比較而言,更考驗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在人才培養上,我們要致力于讓學生的所學有展示與發揮的空間,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我們不能僅停留在形式上,要讓形式與流程得到實際的開展[3]。首先,可以邀請跨境電商行業中的優秀人才和業務精英到校進行相關內容與工作經驗的傳授,調動起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專業學習潛力,特別是對剛入學的學生而言,有助于他們規劃好自己的專業學習生涯。這樣,在一帶多的情況下,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其次,學校也要讓學生們成立學習小組,派遣他們到相關企業中實習,讓學生對本專業的知識有更深刻的認知,他們對專業的學習也會從課堂轉向更廣闊的空間中去,對自身實踐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另外,隨著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發展,新問題與新理念層出不窮,我們鼓勵創新,比如在一些高校舉辦的創新大賽中,加強與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等電商的合作,讓學生參與其中的項目,在短期的崗位鍛煉中,以公司的標準與要求考核學生。在“一進一出”之間,學生們既能學到專業的理論知識,掌握相應的工作經驗,還能在學習期間真正到企業中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規劃自己的專業所學,一舉多得。
毋庸置疑,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而跨境電商行業的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在這一背景下,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經驗毋庸置疑,相比較而言,長期的教學工作使教師無暇分心去關注專業在整個行業中的情況,對企業的要求也知之甚少。因此,學校要鼓勵并支持教師到外貿企業或者大型跨境電商企業中去參觀學習,豐富自己,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根據企業的要求和整體的行業發展態勢制定可操作性更強的專業教學內容以及人才培養的重點,提升專業的匹配度,給學生帶來真實的學習感并使他們在其中能夠有所收獲。為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學校也鼓勵教師“以賽促教”,幫助教師開闊眼界,促進教師間的經驗交流,在短時間內可以快速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與教學能力。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思路。各種英語學習的APP,可以幫助學生記單詞,其中也不乏有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能力、開闊學生的英語視野和專業學習內容的軟件,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用最多的還是慕課或者微課等形式。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例如,當企業的專業人員定期為學生們進行經驗的傳授后,有時,學生們很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消化,這時,我們可以以微課錄制的形式,在結束后進行重新剪輯,上傳至班級群中,方便學生們課下鞏固與學習。另外,借助微課的優勢和移動互聯網的便利,我們可以在內容深化與延伸中,為學生制作與專業內容相關的微課,如跨境電商中需要的溝通技巧、商務英語的表達常用語、電商平臺的鋪貨技巧、線上運營管理等內容,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專業學習內容,同時開闊了他們的眼界,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他們對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有了充分的了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我們不僅要在內容上進行創新,更要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專業視野,讓學生有所得。
作為新業態之一,跨境電商早已成為推動外貿發展的重要部分。市場的快速發展倒逼著人才需求的上升,培養充足的復合型人才,不斷夯實“軟實力”基礎,才能推動跨境電商行業走得更穩、更遠。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成為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成為時代的領跑者,抓住機遇,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培養實力與素質兼備的人才,促進學生就業、助力行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