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 燕
0 有多種不同含義,一年級學生第一次認識0 時,需要理解0 可以表示沒有、分界與起點、占位等含義。
1.借助情境理解0 可以表示沒有。
(1)教師用PPT 出示圖片。
圖片上有4 只小貓,每只貓都拿著釣魚竿,每只貓的旁邊放著一個魚簍,魚簍里分別有3 條、2 條、1 條、0 條魚。
請學生觀察圖片并提出要求“4 只小貓結伴去釣魚,請你用一個數表示他們分別釣到了幾條魚”。
從學生的回答與交流中得出:小貓“奇奇”一條魚也沒有釣到,什么都沒有也可以用一個數來表示,那就是——0。
(2)教師繼續用PPT 動態演示課件。
課件顯示盤子里有2 根香蕉,小猴子拿走一根,一會兒又拿走了一根。
邊引導學生觀察,邊與學生對話,通過對話引導學生體會:香蕉都被拿走了,沒有了,可以用0 來表示。
2.利用實物,認識0 可以表示“分界”和“起點”。
教師引導:找一找,什么物品上有0?借助交流引入溫度計和尺子。
(1)介紹溫度計時引導學生觀察“這上面有0 嗎?”,思考“這里的0 表示什么?”借助交流讓學生懂得0 攝氏度是一個很特別的溫度,溫度比0 攝氏度高的時候水是可以流動的,溫度比0 攝氏度低的時候,水就會結成冰。進而認識到0 攝氏度是從水到冰的分界線,在零上和零下溫度的中間。
(2)在介紹直尺時引導學生體會:用尺子量長度一般從0 開始量,這里的0 表示起點。
3.結合生活經驗了解0 可以表示“占位”。
教師繼續引導:你還在哪里見過0?
學生可能會想到在開關上、電話機上、年歷上……在交流中引導學生體會有時候0 是用來占位的,比如305 班、2020年等等。
以上教學過程,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0 的多種意義,為學生后續進一步學習數和運算奠定了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