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敏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的運用越來越多,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效果,還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和記憶。視頻演示實驗,逐步形成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可以在正確的方向上進行生物學的探究,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獲得眾多教學資料,但是應用信息技術采集教學資料,需要進行篩選。對于網絡流傳的信息,學生通過生物學學習,可以用生物知識去解釋去辨析真假,用生物知識傳播真相。
【關鍵詞】高中生物;信息技術;現代教育;生物課堂
在21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學校教學。知識傳播已不再是過去那種傳統單純地通過聲音來傳遞了,而是通過圖文并茂與音響視頻結合的復雜形式進行傳遞。科技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也要轉變,我們的教育也應該吸取世界各國的科學技術知識,從教育自身特點和現代化建設的長遠目標出發,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方式方法,為國家培育更優質的人才。現代信息技術與生物課堂教學融合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和記憶,彌補了傳統教學過分強調知識傳授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難懂的生物知識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統計的大數據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融合現代信息技術,課前對本班學生進行大數據調查分析,有助于教師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更好地駕馭課堂。利用信息技術餅狀圖或柱形圖進行各項數據分析,設計教學任務的深度和難度,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采取靈活的教學策略。通過信息技術制作調查表,統計分析調查結果,并在課堂中著重培養學生識圖習慣和解題習慣。例如,在講授光合作用時,利用圖表理解實際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師傳授解題技巧,并通過信息技術圖表分析,化繁為簡。通過測試、問卷或提問等方式了解學生之前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經驗,清楚學生學習生物的易錯點和優勢題型,以及需要具備的基本知識和生活經驗。對于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放手,指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對于知識經驗不足的學生,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因材施教。
(二)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過程
在生物教學中,可以發現很多生物知識是抽象的,很難用語言來描述。教學中,學生可利用信息技術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比如,學生在學習“有絲分裂”的時候,利用視頻動畫展示細胞分裂的過程,通過動態的過程分析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更生動地理解染色質與染色體的關系。在動畫中比較核膜、核仁消失與重現,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結構與功能是相聯系的,理解生命體中的因果關系。信息技術把枯燥抽象的內容,通過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使教學內容更生動更直觀,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遷移應用,也有助于培育學生的生命觀念。
我國教育界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評價核心素養是學生形成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在探究課堂實驗中,課堂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可以在正確的方向上進行生物學的探究。例如,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生物實驗中,實驗前用多媒體播放實驗過程和實驗注意事項,學生在實驗中可以節省時間和減少失誤,實驗后用圖片展示標準的4條色素帶,學生通過對比可以很快找出自己的錯處以及今后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間互相探討,得出結論,并對實驗材料和實驗方法提出建議。多媒體還可以展示溫室大棚種植的圖片,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生產中選用無色透明的玻璃或薄膜,適當補充藍紫光達到增產的目的,學生在實驗中解決了實際生活問題。
(三)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后作業和教學效果評價
課后作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一部分,擴大學生的探究空間,加深課堂內容的理解。比如,教學課程學到轉基因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調查發現有哪些是轉基因食品或藥品,或并從網絡上自己查閱資料,看看轉基因在國內外的接受程度,以及轉基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現代信息技術對生物教學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評價分析,改變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注重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實踐能力和合作創新能力,等等。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在課堂中要注重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家鄉的情感和保護環境,關愛生命的意識,使之成為健康中國的促進者和實踐者,評價中應用問卷交流等形式制成圖表進行全方位分析。
二、現代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資源融合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教師教法、學生學法的改革。依據生物學科課程的特點,推廣現代信息技術運用的探究式、合作式、參與式教學。通過教學云平臺和學科網站為教師提供大量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獲得教學資料,包括教學案例、圖片、視頻動畫等。教師在資源充足的條件下深化課外學習、優化教學設計,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同時,教師在教學中的感悟和創新,也可以通過網絡上傳,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三、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課堂融合的意義
生物教學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中文字、音頻、動畫,圖形清晰、動態感強的特點進行整合。生物課程學習中,很多知識都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內容很抽象,趣味性不足,學生在課堂上會感到枯燥乏味,沒有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動畫視頻融入生物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新鮮,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直觀有趣的動態視頻中獲得知識,進而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闊展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也能及時掌握生物前沿知識。
在網絡化時代,手機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個人發布信息變得簡單,大量的信息不經檢驗就出現在手機微信朋友圈、論壇等媒體平臺,不斷進入公眾的視野。學生學習生物學,用生物知識去解釋、去辨析真假,用生物知識傳播真相。
四、總結
高中生物課堂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實現網絡和課堂教學的融合,可以優化落后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主動探究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并不是萬能的,因此,加強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教學的整合,需要與高中生物教學的具體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講授抽象知識點時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形象表達。另外,應用信息技術采集教學資料,需要進行篩選,選擇與教學內容符合的信息,與生物教學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景子賢.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J].學周刊,2015(28):102-103.
[2]高悅龍.網絡教學資源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12):137.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