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英
“智慧課堂”是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課堂。“智慧課堂”能實現教學決策數據化、評價反饋即時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資源推送智能化,創設有利于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的學習環境,通過智慧的教與學,促進全體學生實現符合個性化成長規律的智慧發展。本文結合課堂教學實錄《蜘蛛開店》談談“智慧課堂”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及其作用。
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在語文核心素養的引領下,以“讀”為抓手,以“智慧課堂”為導向,充分發揮“智慧課堂”教學系統的作用,利用“智慧課堂”的多元性,豐盈語文課堂的密度,充實語文課堂的厚度,推進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深度融合,讓學生習得方法,提升能力,發展思維。經過實踐,筆者總結出適合低年級的“智慧課堂”的模式:導學——共學——延學。
一、導學——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游戲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課堂上,教師根據小學生玩中學的特點,先讓學生在平板上玩“切詞語水果”游戲。游戲為切入點,幫助學生復習詞語,再借助詞語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復習詞語和回顧課文巧妙地結合,省時高效,不但能照應第一課時的學習,還能準確地把握學情,更能激發新課學習的興趣。
二、共學——共解 “語言密碼”,培養能力
1.標注讀文,探究表達形式
教師圍繞“為什么要賣?賣什么?顧客是誰?結果怎樣?”引導學生通過在平板上圈畫關鍵詞句,理清蜘蛛三次開店過程。教師在平臺發布任務,學生在平板上完成任務。教師在后臺實時了解全體以及個體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匯報交流時,展示分享學生的屏幕,并即時進行評價。
2.巧編導圖,巧妙復述故事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的整理思路的方法,屬于圖表類工具,學生在繪畫過程中不斷加強聯想和邏輯架構,搭建起知識的框架體。本環節,教師在課后思維導圖的基礎上補充導圖形式,讓學生在平板上借導圖梳理故事,知記故事,再借導圖復述故事,學生畫得興致盎然,講述得有條有理。
3.智慧評價,促素養全發展
“智慧課堂”五星級復述評價大大提高了學生復述的熱情,及時多元的評價取代了傳統教學中粗略滯后的評價反饋。教師在后臺實時了解學生星級復述的情況。發現復述困難的學生,課后讓小組長及時輔導,讓小組合作學習延伸到課后。這一環節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學習從低效走向高效,在高質量的互動中促進深度思考。
三、延學——拓展延伸,豐富言語積淀
1.續編故事,插上想象翅膀
續編故事旨在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新課程標準指出,對感興趣的事件、情節能展開想象,有信心的表達。為了實現讓學生多官感知,教師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平臺交互,實現了將學生續編的口頭故事立即轉化成書面語言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學中,教師先引發學生思考:蜘蛛可能還會遇到哪些不同需求的客人?如果你是蜘蛛,你會怎樣收費?(如,買口罩按大小收費,買鞋按數量收費,買圍巾按面積收費,或者設立“私人定制”菜單等)這樣個性化的思維導向,讓續編的故事更豐富和更有緯度,也為終身學習打基礎。
2.立足課堂,推進大閱讀
教師利用智慧平臺,進行智慧閱讀,擴展了課堂的容量。內容包括:閱讀學生在課堂上當場發表的優秀續編故事;閱讀教師收集的優秀續編故事;完成閱讀闖關題;每個學生都在延伸閱讀中有所得。學生邊閱讀邊積累邊完成闖關題。此時,學生自動學習,教師成了學習的觀察者。智慧平臺會及時收集學生的閱讀數據。立足課堂的延伸閱讀,大大提升了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質量。學生課中和課后續編的優秀故事,被發表在班級資源庫,供同學之間互相學習。發表是寫作成功的第一標志,“智慧平臺”實現了學生發表作品的夢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作動力,這是“智慧課堂”的優越性體現。
總而言之,將“智慧課堂”融入小學低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豐盈了語文課堂的密度;思維導圖助復述,充實了語文課堂的厚度;續編故事激發了思維,指向語文課堂的高度;推進大閱讀,抵達語文課堂的深度;精準測評實現了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學生豐富了語言,學會了表達,形成了學力,提升了素養,讓教師教出了不一樣的語文,學生學到了不一樣的知識。
責任編輯? 羅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