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進傳
【摘要】小學高年級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在指導、講評中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習作講評是教師指導學生、啟發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師生之間通過交流,及時反饋寫作結果,讓作文生活化,讓學生想寫、會寫,認識寫作方面的優劣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寫作后的指導與點撥。重視作文的講評與修改,完成寫作的銜接與提高,培養適應時代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小學生;習作講評;寫作能力
寫作是表達和交流的需要,表達作者的體驗,感受思想情緒,并把這些告訴他人,同時也通過作文閱讀,了解別人的思想感情。學生寫作文時,說假話、空話、套話,已是見怪不怪的現象,創作性的表述就是個性化的表述,文如其面,文如其人。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寫作的建議有一個基本精神,就是把學生的寫作,從人為的“牢籠”解放出來,主張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從寫作形式上,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些命題作文。要求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寫作能力。
小學高年級的寫作中,筆者認為,只有具備:審題—指導—提綱—寫作—修改—改作—講評—二次寫作,才是一個完整的寫作過程。教師在指導、講評中方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缺少了這兩個途徑,寫作素質難以點撥,學生只能在暗中摸索,寫作水準就會很難提高。
一、讀懂批注,知道優缺
近年來,新課標的實踐,作文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師都認識到“學生的習作注重改而不注重評”的弊端,因而改變了思路,實踐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思想。教師要做到多批而少改,附有啟發和示范,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的自主評改才有思考的空間。
在課堂上,事先指導學生讀懂教師的批注符號是很重要的,有眉批、行批、總批及多種修改符號。學生自主讀懂教師改出的字、詞、句、段等方面的優缺點。如,在總批中讀懂教師對整篇文章的評議——語言是否表達通順、清楚?主題是否符合要求?開頭結尾是否緊扣中心?段落是否銜接得通順?同時,還可以從教師的修改符號中,學習到如何應用修改符號來修改作文。
二、合作學習,相互指正
現在,教育教學的亮點之一是學生自主學習與探討,而合作學習是完成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與探討的興趣。在講評課上,小組合作評改,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寫作和提高作文水平的決心。
1.相互讀評,相互指正
根據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對自己的文章認知度較差,對他人的文章比較容易找出缺點、錯誤。所以,學生之間相互閱讀、相互指正,并評點對方的文章是個很好的提高方法。
教師可根據需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相互講講作文主題相關的事情、經歷、感受。如,在寫以“有趣的一件事”為主題的作文時,在交流中,針對他人的習作,小組的成員可能會說:學做飯、學騎自行車、下課做游戲、玩拼圖、幫家人宰雞。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寫作視野,又增加了學生的寫作素材。
2.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美國專門從事中小學寫作教學的格雷夫斯認為:“師生之間的正常磋商才是真正的寫作教學的基礎。”因此,教師要以和諧平等的態度,走入學生們的中間去,認真傾聽、適時指導點撥,及時發現問題,并作簡單記錄,以待后統一講明,是很重要的一環。
三、教師點撥,共習好文
學生小組交流過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總結發言,表達所看的作文的長短之處。
如,《我喜愛的? ? ? ?》《難忘的一次? ? ? ?》……一個人總是有喜愛的東西和難忘的經歷,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這樣還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內容可寫的。然后,教師要根據自己先前的記錄,逐點說明寫作的優點和錯誤之處,讓學生充分汲取別人成功的經驗,從而在二次寫作時很好地揚長避短。
1.鑒賞好文與認知差文
鑒賞好的作文,教師應自己讀。這樣可以邊讀邊點評——用詞、句法、銜接、對主題的表達,開頭結尾是否呼應、每一層次說了什么內容等。在作文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往往不可勝數,教師應加以總結找出共性,充分地指導學生,以便讓學生避免犯錯。
如,在寫“一件有趣的事”時,批改后,發現很多學生的句段描寫得較亂,主題表達也不夠清晰。針對這一情況,筆者選一篇比較有代表性的作文,在閱讀中點評,每讀一段,即在黑板上把此段所寫的內容簡潔地表達出來,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步驟的提綱。然后,再讓學生完整地復述出來,形成一個有章可遁的“作文”。這樣,二次作文便有章可遁,質效也大為提高。
2.二次習作,前后比較
實踐證明,在人的認知中,對獲得成功并帶來愉悅的事物,會對個人潛意識富有激勵的作用,從而使人樂于持續。在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教師幫助理清寫作思路的基礎上,教師應放手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進行二次的創作。二次創作后,教師結合學生的前后作文對比、點評,將給學生帶來更加全面的啟示,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效果更顯著。
學生寫作的實踐中,學生之間的強化交流——教師的總結點評、品鑒好文與認知差文、指導提綱——二次習作的前后評點,這些步驟很好地優化了習作講評的質效,從而更快地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對新課標的實施具有實際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柳菊興.語文新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2003.
[2]鄧治安,李莉.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研究[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