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
音樂教師一說起音樂欣賞課就感覺有點苦惱,部分傳統的民族音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距離比較遠,學生感到陌生又難以理解,對音樂欣賞課的認知也有限,久而久之,學生對欣賞音樂也無動于衷。因此,我們不得不靜下心來重新審視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教法。
為改變音樂欣賞課教學的現狀,使學生在音樂課中受到良好的音樂熏陶,東莞市虎門鎮威遠小學(以下簡稱“我校”)進行了如何更有效地對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的課題研究。以下是我們在實踐研究中對小學欣賞課堂教學的具體做法。
一、營造音樂的學習氛圍,讓音樂彌漫校園
1.營造音樂環境
我們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通過校園廣播,以欣賞音樂等多種方式營造音樂環境讓學生時刻聆聽音樂,把課堂上的內容延伸到課外。課內外相互促進,給學生更加廣闊的天地,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傳播、熏陶作用。結合我校學生身心特征、知識水平與音樂潛能,我們全面地設計出一套符合小學生欣賞的“音樂”音像資料庫,建立了“音樂”博客平臺,并以音樂鈴聲為載體,編制了一套“音樂”校園鈴聲。如,將音樂課上所要欣賞的歌曲、中外經典音樂,通過每周一主題的“紅領巾廣播站”讓音樂彌漫校園。欣賞可選擇不用類型,如,“歌曲欣賞”“樂曲欣賞”“音樂童話”等,選擇古今中外的優秀兒童音樂作品,根據音樂的難易程度,每周定不同的主題播放。
2.“音樂”精彩不斷
開展“音樂”校園文化氛圍的各種活動。如,校園文化藝術節、欣賞“音樂會”、“音樂”沙龍活動、講座,以中隊為單位舉行優秀的校園歌手比賽、期末班級音樂會等,讓歌曲時刻彌漫校園。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說過:“音樂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維更有創意、學習更有實效、工作更有效率、領導更有藝術、人生更加豐厚。”他認為,音樂有助于提高修養,開發智力;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喜愛音樂能促進人與人情感、心靈的交流。
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拓寬音樂欣賞視野
1.合理運用影視資源,學生輕松領悟音樂內涵
時代不斷的變化著,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因此,我們從學生實際出發,盡量滿足學生不同角度的需求,從而拓寬學生的音樂欣賞視野。所以,我們以音樂為本,通過影視資料來輔助鑒賞音樂,從而幫助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如,教學小學三年級音樂欣賞課《孤獨的牧羊人》時,找來了著名電影《音樂之聲》有關影視資料,精彩的畫面給予學生直接感受,同時,帶給學生聽覺和視覺的雙重享受。有關美聲、民族唱法的演唱曲通常會令教師和學生難以接受,面對這種音樂欣賞教學,合理地運用影視資源的教學,讓音樂欣賞真正成為享受,讓學生輕松領悟音樂的內涵。
2.重視音樂欣賞的有效提問,引導學生積極聆聽
新課標反復強調:“要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快地感受與體驗。”是的,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活動都必須依賴于聽覺。因此,聽是音樂欣賞教學的關鍵,也是音樂學習的基礎。在欣賞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明確對待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找準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參與音樂體驗,全身心地投入到聆聽音樂中去,在聆聽中感知、感悟、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例如,在欣賞小學二年級下冊第六課《獅王進行曲》時,我們可以這樣提問:“請同學們聆聽樂曲,它模仿了什么動物的叫聲?你能聽辨出獅子的叫聲在樂曲中一共出現了幾次?”每節音樂欣賞教學課,根據欣賞的內容,設計有效的問題,讓學生每一次聆聽都有指向性,知道重點聆聽的內容。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音樂欣賞的深化,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暢所欲言”就是鼓勵學生對音樂“說”——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感悟、有想法”的人。“暢所欲言”是一種身心愉快的感受方式,它可以使人獲得較深刻的心理體驗。音樂的美被稱為是“最直接,最徹底,最動人”的美,學生在欣賞歌曲或樂曲之后肯定有自己的想法,這時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是放飛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走進音樂的有效途徑。在音樂欣賞教學實踐后,筆者發現讓學生有目的、有思考、有討論地交流,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讓教師及時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有沒有掌握,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能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自身的欣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師要走在發展的前沿看藝術,音樂欣賞課教學在當今的教學中已舉足輕重,音樂教師應該要重視起來,不能只是單一地把曲子一放就完成任務了,我們要重視音樂欣賞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欣賞音樂,培養學生在音樂欣賞中對音樂有鑒賞美的欣賞能力,從而為學生一生的音樂素養和人文素質奠定基礎。若學生能長期得到音樂的熏陶,并積極參與有關音樂的各種活動,那一定會激發他們更多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嵐清.音樂藝術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劉均逸,邰方.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與策略[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9).
[3]王安國,吳斌.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