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傳統教學手段無法適應當前教學工作,各個階段與學科的教學方式、教學思想都要隨之改革,才能跟上新時代的教學發展趨勢,達成教學目標。因此,初中語文教學需要基于《新課程標準》背景開展教學創新。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初中語文? ?教學改革
一、創新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創新是《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必須踏出的一步。為了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首先要從思想創新開始。特別是在初中階段,教師與學生都要從意識層面邁出步伐,學生已經不再同以往一樣依賴教師,教師也不會完全掌控課堂,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教師,要將自身與學生同樣視為參與課堂活動的主體,是能夠相互交流、讓彼此有所收獲的伙伴。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面對步入青春期的初中學生,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個人經歷、喜好等方面出發引導學生學習。
如在教學朱自清《春》時,教師要意識到作者在創作這篇文章時,是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表達對春天的感觸。但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對春天的理解自然存在不同。所以,教師不應讓文章的內容局限學生的思考,從而打消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課前,為了讓學生表達出自身對于春天的理解,教師可以設問,讓學生更多去思考,而不是讓學生單純等待教師的講解。這樣一來,學生也可以對比自身與作者心中的春天,對文章產生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師要允許學生表達出對文章內容的質疑、反對,而不是在學生提出不同見解時急著批評、否認,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在課堂上擁有表達的自由,使其思想回歸自身。
二、改革教學方式
傳統的灌輸式課堂之所以無法得到學生的認可,讓學生感到無趣沉悶,主要原因是學生的思想始終受控于教師、課本,學生很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在初中階段,學生處于青春期,是語文知識學習的黃金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內心更加敏感細膩,對文字中情感的理解也更快,所以教師無須過分擔心學生脫離了自己的指導會面臨很大的困難,反而是教師的過多關注會阻礙學生進步。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當更加傾向自由化、平等化,要讓學生掌握課堂上的學習主動權,給學生充分的信任,允許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解讀書本中的語言。
隨著教學內容與深度的變化,教師要更加重視利用碎片時間,幫助學生養成課后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的習慣。為此,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將課程重點制作成簡短的微課視頻短片,供學生在課前預習,讓學生事先對課程內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過程中,當學生遇到不解的問題,便可以留著課上與教師、同學進行探討。課上,教師應當分析學生不了解的問題,對學生的疑惑需要有客觀的解釋,讓學生容易理解。
此外,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與其他學生共同針對相關課題展開探討,隨著討論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思維會不斷得到拓展,對文章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能夠引導學生在課下共同完成或是獨立完成的課題,讓語文學習滲透學生的生活。
三、結語
《新課程標準》對我國教師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當前的教學發展趨勢下,教師與學生都需要解放自我,擺脫傳統教學的桎梏,才能在各自的前進路上有所突破。另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在這一階段的特點、學習和成長需求重新規劃教學工作。綜上,筆者主要基于《新課程標準》要求思考了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改革策略,希望通過這一課題的討論,推動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杰.《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和研究[J].新課程(下),2019(12).
[2]孫整社.《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5(10).
[3]何航詩.論新課改對初中語文教師的新要求[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5.
[4]章柏松.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教學要求[J].企業家天地,2008(4).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