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琳
摘 要:什么是后進生?就后進生的形成原因進行簡要分析,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對后進生的學習進行心理激勵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后進生;心理激勵;措施
后進生,簡單說就是學習成績在班集體中表現較差的一類學生,這些學生并不是單純不愛學習,他們的學習習慣普遍較差,從小受家庭、環境等教育因素的影響,不能像品學兼優的學生那樣認真學習。為了改變后進生的不良現狀,班主任教師往往需要下功夫進行整治,對后進生的心理進行激勵是一項非常有效的工作,教師可以借此改善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聽課效率,從而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而找到影響后進生學習的原因,使他們不斷進步,從而向優秀的學生學習與轉化。[1]此外,對于在學習上出現的成績比較落后、學習積極性較差、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學生,要進行勤加教導、多溝通。采取適當的心理激勵措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其轉化,使這些學生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一、后進生的形成因素分析
(一)學習習慣差
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因為他們從小性格內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自己不會的題目,往往沒有勇氣向老師詢問。久而久之,部分學生對于自己不懂的問題總是放在一邊,他們在心理和思想上變得對接受知識不積極,一些青春期的學生還會存在叛逆心理,變得沉迷網絡,不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這種情況的學生比較難教育,給教師的后進生轉化工作增加難度。
(二)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有影響
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而且,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個孩子,有些家長難免會嬌慣和寵溺孩子,這種情況會造成學生的性格更加膽小,在學校不敢向老師詢問自己不懂的問題,最終那些日積月累的問題會造成學生的學習成績變差。再比如有些家長會打罵孩子,家庭暴力現象十分嚴重,家庭不穩定因素還會造成孩子的性格比較古怪,后進生往往發生在一些離異家庭的孩子之中,他們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關心,難免就會迷失自我,喪失目標,從而對學習不感興趣。
(三)學校教育中沒有專門針對后進生的教育方式
除了家庭與學生自身的因素外,學校的教育機制不健全也會造成后進生學習成績差的問題,學校教育中沒有專門針對后進生的負責老師。教師往往負責的學生很多,他們需要為好幾個班的學生上課,難免照顧不到學習比較落后的學生,即便是能夠照顧學習比較差的學生的班主任,老師也是給學生的家庭反映問題,或者對于學生的學習近況進行關心。[2]但是對于學生的心理教育與學習習慣的教育沒有得到落實,而這些細微的習慣才是對后進生有幫助的關鍵點。部分教師對后進生隨意批評,不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個別教師還會進行體罰,這些落后的教育方式不能解決學生的問題,反而使得學生各方面變得更差。
二、對后進生的學習進行心理激勵的措施
(一)教師加強監督力度
后進生教育中,需要教師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重點的管理與監督。教師給全部同學布置好學習任務后,就可以對后進生進行專門的監督,要先從他們身上的不良學習習慣抓起,要求學生做到注意力集中,避免因為課堂注意力分散導致學習任務不能順利完成的情況出現,讓后進生在教師的監督下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才能靜下心來進行學習,有助于后期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一定要有耐心,可以要求學生家長在家監督孩子寫作業,從而更好地促使后進生轉化。比如,可以利用課堂練習環節,培養后進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字跡工整;班主任要監督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要鼓勵后進生積極提問,對于自己不懂的問題要大膽發言,做到不恥下問。
(二)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激勵后進生進步
現實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教師要對后進生進行賞識教育,要看到這類學生的優點,應采取心理激勵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有些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不理想,但是體育方面比較擅長,或者部分學生在藝術方面有突出表現,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引導學生努力發揮自己的特長。老師要與部分后進生交談,與學生及時溝通,表揚他們的優點,幫助后進生找到自信,點燃學生向著自己擅長的領域努力進取的希望。教師要善于發掘學生的潛質,看到學生每天的進步,要及時給予他們表揚和肯定,從而可以給學生帶來一種成就感,使這些后進生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并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習,逐步走出之前的不良狀態,樂觀地對待每天的學習與生活。
(三)課后老師要總結與反思,做好學生情況的整理
教師要記錄學生的近況,對于他們表現良好的地方要進行及時鼓勵,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變得更加積極。教師可以在學校生活和學生晚自習的時候關心后進生的情況,與他們多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與溝通,一旦發現學生有生活或者學習上面的困惑就要及時進行溝通與疏導。教師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后進生,不能忽視后進生的表現,可以時不時地找這些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給他們制訂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計劃,使后進生一點一點地進步,并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促使后進生逐漸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逐漸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后進生的激勵教育需要找到影響學生變差的因素,然后教師加強監督力度;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激勵后進生進步;在課后要與后進生及時溝通,做好學生情況的總結與反思等措施,進行提高與激勵,有利于學生學習進步,對后進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參照價值。
參考文獻:
[1]莊忠瓊.學習后進生的心理障礙及其矯正[J].時代教育,2015(02):21.
[2]秦麗娟.后進生轉化的探索與實踐[J].成才之路,2015(07).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青少年生命與安全教育系統工程建設的深化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QGAQ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