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稱職的教師應該積極向優秀教師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并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加以應用。要自始至終地考慮學員的具體情況,根據現實情況提出適當的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員思路、選取適宜的互動方式,讓學員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不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種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活潑、上進的學習氛圍,用學員樂于接受的方法來教學,喚醒其自覺學習的積極性,去體驗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這樣才更能激發學員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針對老年人的特點,開設旅游、風光、人像、弱光、紀實、藝術、后期等一系列課程,讓學員們系統地了解攝影的各個藝術門類,逐漸掌握攝影理論基礎知識。班里的老年學員所用的攝影器材可謂五花八門,有單反、微單、卡片機,有的甚至用手機,對此,我積極引導學員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對器材的選擇原則是“只選對的,不選貴的”,要合理、正確地運用現有攝影器材,不一定非得追求高檔器材,關鍵是學會獨立思考和具有創新意識,攝影不光講究技術,也講究創意,只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創意為先,才能拍出與眾不同的好作品。
(攝影課教師 吳華明)
在我的課堂上,學員就是主角,他們自信大方地分享課前搜集的資料,興致勃勃地參與剪紙創作活動。通過教師的引導,學員們把《剪紙與手工》相關知識和生活體驗緊密聯系,在學習活動中發現美、創造美。我的課樸實無華,整節課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花哨的設計,僅努力呈現有思想、有價值、有溫度、有深度、有實效的“美術課”,讓學員在制作中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和價值。
(剪紙課教師 王婷婷)
在聲樂課中,教師與學員之間和諧的學習氛圍是高質量課堂的必要保證,惟此,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員的主體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課堂氛圍積極活躍,氣氛融洽,學員能更容易找到歌唱的狀態,更完美地發揮各自的聲樂藝術潛能。因此,我認為,尊重老年學員、善于溝通協調,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員在每節課中都有所學、有所得、有所樂。
(聲樂課教師 莊鳳綿)
木蘭拳講究以音樂為靈魂,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會給每一個套路都選配以優美舒緩的樂曲。通過配樂提高老年學員對動作美、音樂美的感受力與欣賞力,增進學員對木蘭系列的熱愛。我會時常提醒學員:要想更好地完成一套木蘭拳,必須注意“神”與“形”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將木蘭拳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造型,甚至是每一個眼神變化都融于音樂之中,才能體現出木蘭拳“形神兼備”的獨特魅力。因此,木蘭拳教學中加強動作與音樂節奏的協調訓練及動作規范塑造,顯得尤為重要。
(木蘭拳課教師 莊麗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