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琴
由于受各地方言的影響,許多老年學員在讀聲母和韻母時,口形不到位,發音不準確。在拼音教學中,我重點突出“零件”教學,即針對拼音教學的特點,逐一攻克教學難點:
1.聲母教學做到“三要”。一要提醒學員注意發音部位,為拼讀音節做準備;二要掌握拼讀方法,如在教學“ba”時,讓老年學員在跟讀中體悟“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的方法;三要聯系實際,突出難點。如教學平舌音z、c、s和翹舌音zh、ch、sh、r時,通過反復讀,讓學員們領悟到:要想讀準平舌音和翹舌音,其舌頭的伸直與翹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2.降低三拼音節教學的難度。三拼音節在實際操作中很難掌握,它是由聲母、介母、韻母三部分組成的,如g-u-a gua。為降低教學難度,我摒棄原來的教學方法,改三拼為兩拼:即先把介母和韻母拼在一起,組成ua,再將其與聲母相拼,組成音節gua。難度降低了,老年學員們學起來就感到輕松多了。
3.鼻韻母教學要“化繁為簡”。鼻韻母分兩個部分,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分辨前、后鼻音是拼音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要想掌握這部分內容,實屬不易,尤其是en、eng、in、ing的發音,很多人都混淆不清。如果單就從發音口型來糾正,那是遠遠不能滿足老年學員的學習需求的,所以我采用了“化繁為簡”的教學方法:一是比較法。通過范讀、辨聽、揣摩、體會,讓學員分辨出前、后鼻音的不同之處;二是列表法。制作一個包含聲母和韻母的表格,在可以組合成音節的空格中用“√”表示,這樣,學員們通過圖表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哪些聲母可以和哪些韻母組合成音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讓大家盡快記住每個字母和音節,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也是必要的。筆者通常運用如下方法幫助學員記憶:
1.編順口溜。漢語拼音字母靠死記硬背的方法往往收效甚微,如果把字母編成順口溜,那效果就不一樣了。如學習j、q、x與ü相拼時,為了讓學員們記住要省去ü上兩點的書寫規則,我就用順口溜來幫助學員們記憶:j、q、x小淘氣,見到魚眼就挖去。這樣不但豐富了課堂內容,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強化了記憶。
2.用手勢助學習。拼音聲調也是學習漢語拼音的難點之一,有些學員能把聲母、韻母寫出來,但卻搞不清怎樣加聲調。所以我在教拼音聲調時,一邊讓學員們跟著我念:“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一邊伸出手指做出明確的“”手勢,聲調的高低升降變化也在手勢的幫助下自然而然被學員掌握。
3.結合句子生動講解。音節是漢語拼音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音節是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組成。但是,有的韻母也可以自成音節。我給學員舉了“a”作為例子。“a”和聲母相拼時,它是韻母;作為音節出現時,它便是一個單獨的音節。如:“a”讀一聲時,主要加在稱謂的前面,像“阿姨”“阿婆”;讀二聲時,作為嘆詞,表示疑問,如“啊,你說什么? ”;讀三聲時,又可表示疑惑,如“啊,這是怎么回事? ”;讀四聲時,又多表示驚異、贊嘆,如“啊,這里真美啊! ”這樣結合具體的句子講解知識點,學員理解起來會感覺更加生動形象,不但達到了幫助學員記憶的目的,還在無形中調動了課堂氣氛,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