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曉 曹志軍 王曉政 雷 蕾
(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內蒙古包頭市 014109)
在開設食品專業的高職院校中,專業英語多為專業選修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缺乏明確的目的性,不理解學習本課程的意義何在,不明白專業英語與諸如大學英語等公共英語課程的區別何在,不清楚研讀英文科技文獻是了解國外食品科技領域最新研究現狀的重要渠道,撰寫英文文章是將國內食品領域的優秀科研成果與國際進行交流與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夯實專業課知識與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習主動性差,自主學習能力弱,完全依靠教師的“填鴨式”講授,對專業詞匯的掌握能力較低,難以獨立完成英語文獻閱讀、簡短論文的英文表述、英語交流等任務[1-3]。學生上課遲到、早退、甚至曠課,課堂上存在睡覺、“低頭族”等現象,對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自律性差,興趣性低[1-3]。
高校擴招讓更多學生獲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入學分數普遍偏低,英語基礎水平普遍薄弱,而學生已有的英語知識水平會對專業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產生影響。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食品專業學生多數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各個盟市,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為確保全國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有較高的通過率,要求學生在大一、大二時參加英語三級等級考試,但通過率并不高,四六級通過率更低[1]。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也普遍較差,不愿意進行英語表達與交流,“啞巴英語”的情況較為普遍[1-2]。因此,學生薄弱的英語基礎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專業英語教學進度,影響教學內容,對課堂教學效果也產生不利的影響。
整班教學是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采用的授課形式,上課人數較多,課堂上學生和教師交流互動較少,有些學生不主動發言,錯失學習機會,較難實現“因材施教”。近些年,大多高職院校建立了較為先進的多媒體實訓室或智慧教室,而傳統教學模式依然應用較多,教師多利用板書講授課堂內容,個別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但僅是以PPT課件代替了板書,缺乏新意,學生學習仍然被動[2]。缺乏實踐教學與情景教學,很多學生工作后發現職場英語和課堂英語有所不同,學生難以用自然流暢的英文與他人交流,閱讀進口設備的說明書更是困難重重,影響學生職場能力的發揮[4]。
目前的考評方式多以期末閉卷筆試為主,極少涉及學生的聽力和口語,因此期末考試成績作為檢驗學生學習的唯一標準。題型多為選擇判斷、閱讀理解、英漢互譯等,對學生進行基本知識點的考核。這種傳統的考試模式容易造成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課后不強化練習,只是在考試期間對知識點進行死背硬記,以獲得學分為目的,較難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2][4]。
在大多數高職院校中,專業英語一般只被當作一門輔助性課程,教學狀況極少受到重視,也較少培養專門從事專業英語教學任務的專任教師[5]。目前,專業英語的授課任務多由年輕的專業課教師承擔,或者由公共英語教師來擔任[5]。而公共英語教師通常對專業知識掌握不夠深,容易出現照本宣科的現象,很難高效、準確的完成教學任務。專業課教師的英語功底又存在個體差異,在完成專業英語教學任務過程中,有時有些力不從心,遇到問題只能淺嘗輒止,影響切實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水平的進程[6]。因此,高職院校中既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的“雙師型”教師比較短缺。
高職院校的專業英語教材應該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1][7],既包含專業內基本的理論與技術的英文文章,如七大基本營養素、食品生產加工技術等基本概念與理論,也要有專門的章節訓練學生撰寫個人簡歷、學校和專業簡介等內容,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英語單詞要配有音標,方便學生閱讀,并能及時糾正發音。教材要聯系多媒體素材,如掃描二維碼獲取純正的英語發音和英文視頻材料,學生在課堂上既可以學到教材中的知識,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網絡等提高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并提高學生獲取專業文獻和行業信息的方法和途徑的能力[8]。
食品專業英語詞匯一般很長,較難識記,死記硬背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喪失學習興趣,降低學習熱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專業英語詞匯以普通英語詞匯的衍生和擴充居多,構詞法有合成、派生、轉化等。學生基于公共英語的學習對原始的公共英語詞匯較熟悉。教師盡量采取知識遷移,在普通英語詞匯基礎上通過構詞法講解新詞。這樣,學生較易接受,容易舉一反三,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上可以舉行單詞游戲,如單詞首字母接龍,列舉出15種提高基礎代謝的食物,Almonds(杏仁)、Beans(豆類)、Coffee(咖啡)……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課堂加分獎勵。教師對科技論文講述要做到讓學生了解最新的食品科技發展動態,凸顯趣味性、層次性和系統性。
教學手段要多樣化。課堂上,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聲音、視頻、圖片等英語素材[4],以此來引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在課間可以播放英語廣播新聞、優美的歌曲、經典的電影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與口語,激發學習語言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在課前預習新單詞的基礎上,教師結合圖片或視頻,引導學生順利理解英文內容,增強學習效果。在課后復習舊單詞時,可以利用圖片、聲音、視頻等作為提示,達到識記與回顧的目的,提高英文聽力水平以增強英語交際能力。
教師可給學生布置小組任務,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微視頻或微電影,展現本小組在如食品加工生產實訓中小組成員彼此之間全英文的交流與制作過程,還可以采用微格教學,讓學生把自己模擬和練習的過程錄制下來。教師進行分析與點評,學生可以直觀的看到自己的表現,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分析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通過多次練習達到自然流暢的英文交際水平[4]。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課堂活動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之間以英語進行簡單交流和自我介紹。
學生成績可由期中(20%)、期末(30%)、平時成績(50%)構成,期中成績以社會實踐鍛煉構成,由學?;蚪處熗扑]學生到對英文水平要求較高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實踐鍛煉,由單位負責人對學生的英文實踐應用水平做出評價,以百分制計。期末成績以筆試為主,側重教材中基本知識點的考核,以百分制計。平時成績包括考勤(5%),課堂提問表現(5%),小組任務的完成情況(10%),小組對話中每個人的個人表現,教師評價與小組互評打分(10%),英文小論文或自我簡歷的撰寫(20%)。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學校需要培養英語水平過硬且專業知識過精的復合型教師。院校在招聘教師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其業務水平,注重引進高層次人才,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走出去”即讓準備或正在承擔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師多參加進修培訓,多請教優秀學?;蛲馄蟮闹R經驗,提高專業英語水平,并在出國機會上適當給予傾斜[1][4]。鼓勵專業英語教師在外企擔任兼職工作,掛職鍛煉,促進校企的交流與合作,增加課堂中的企業情景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罢堖M來”即經常邀請國外食品專業領域相關教師、其他院校優秀專業英語教師、外企人員來學校對專業英語教師進行培訓,與學生進行交流。此外,不同專業之間的專業英語教師也應積極互相聽課、評課,學習不同專業的教師不同教學方式,結合自身專業特征總結出最適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專業英語教師整體的教學水平。
院校應積極倡導各院系專業英語教師與外語教研室教師以集體備課形式討論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知識遷移問題,及時聘請教學督導或專家對專業英語的教學模式和技能進行培訓與指導,同時在各專業內要求負責不同課程的教師進行相互聽課,促使教師們能夠進一步掌握交叉學科的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是提升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院校應積極組織或者鼓勵教師參加此類大賽,既可以為教師提供集中學習的機會,可以監督和檢查教師的的教學狀況。
教師要將英語學習常態化,在業余時間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APP、有道詞典等工具積極參加遠程培訓和校級交流,多閱讀學習優秀先進的英文科技論文和多瀏覽相關網頁,及時進行英語知識的更新,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英語水平以盡快提升專業英語教學能力。
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對英語學習熱情較高,希望通過提高英語水平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如攻讀研究生或增加就業機會,但由于基礎較差,對英語課程望而卻步,跟不上進度導致很快喪失學習興趣。本科班、專科班的學生高考分數相差較大,英語水平層次不齊[1],因此,在專業英語課程開課之前,不僅需要把本科班與??瓢嘣O置為分班上課,還要通過英語水平考試將本科班與??瓢嘣龠M行細分,將本科班分為A、B兩個等級,??瓢喾譃锳、B兩個等級。A級本科班教學內容全面、信息量大,講述英文科技論文投稿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翻譯文獻,撰寫簡短科技小論文。B級本科班專業英語教學內容較全面,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點,能準確地翻譯科技論文。A級??瓢嘟虒W內容注重學習專業詞匯、食品加工技術中常見表達方式,英文版設備說明書的翻譯等。B級專科班教學內容側重掌握基本專業詞匯,基本語法,能撰寫個人簡歷,能準確表達學校與專業名稱等。根據各班的專業方向,教學側重點可有所不同。如食品質量與安全班重點講述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食品安全質量控制體系建設等,食品加工技術班重點講述加工工藝技術,食品保藏方法,設備說明書的表達,食品生物技術班重點講述各類微生物的表達,發酵工藝技術的表達。
近年來,高職院校不斷擴招,高職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加強培養“雙高”的復合型人才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食品專業知識更新換代很快,信息量很大,新技術新手段的發展迅速,專業英語教學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與撰寫英文科技資料的能力,還要具備較強的英文綜合應用能力,緊跟時代步伐,成為新時代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