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華
(貴州省安龍縣中等職業學校 貴州黔西南 552400)
現如今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卻是比較低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職院校的人才培育標準與企業對人才的需要不相符。[3]因此院校要從市場的需求出發,改善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讓畢業生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繼而提升就業概率,促使中職學生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在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社會也逐漸提高了對人力資源優化的配置標準。所以中職計算機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立足在社會對人才要求的基礎上,將就業當做導向,對中職計算機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鞏固與提高。通過這樣的方式,中職院校不僅可以改善現如今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還可以避免他們在找工作時發生所學知識與崗位不對應的現象。若學校以就業為導向,那么便會讓教學預期目標和企業的崗位相結合,繼而緩解了專業水平和社會要求不對應的問題。另外,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就業的導向下進行學習時,還可以合理分配到相關的教學資源,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對教育資源進行充分且合理的應用。
現如今許多網絡公司和創新類型的產業都較為關注自家員工的專業水平與能力,也看重員工是否有創新性思維。創新才是企業進步和發展的關鍵所在,而有關企業對該專業創新人才的需求也是極其強烈的,絕大多數畢業生的工作單位都為私有制企業,就業方法也從單一到靈活,這就導致了就業競爭逐漸加劇,中職學生沒有用武之地。
中職院校的學生具有年齡小、基礎差的特點,所以學校教師要將就業當做導向,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計算機教師在對計劃進行制定時,要明確培養的目標,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將教學計劃制定出來,并加大校本教材的開發強度與力度。現如今許多工作崗位中都會對個人證件有所要求,而計算機領域的最低就業門檻便是計算機二級。所以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師要培育學生良好的操作能力,將計算機二級的考證當成主要教學內容,把Word文檔、PPT及表格的操作方式與細節特征普及給他們,以此在學生反復操作和練習的過程中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巧。[4-6]另外,教師還要將市場的需求作為導向,讓教師從網絡了解、實地考察與市場調研中關注市場的動態,了解到現如今計算機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并及時改善備課環節。
例如,當前的計算機就業市場中就顯露出了許多企業都想要能夠處理大事件與分析大數據能力的專業創新型人才。因此中職計算機教師要將此當作教學預期目標,促使中職學生建立起數據庫,提升分析數據的水平。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可以讓中職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需要,還能夠讓他們將就業作為導向,高效地完成學業,避免和現今社會中企業發展現狀脫軌的問題出現。
我國古代的教育學家孔子就已經提出了“因材施教”這一教學手段,也是教育領域的一個教學標準。但現如今中職課程的開設都是以一對多的模式,教師資源和教學資源都相對有限,無法完全地讓每個中職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因此中職計算機教師在就業導向下便可以開展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滿足企業中不同崗位的需要。[7]劃分層次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還能夠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我,實現對口就業。
例如,中職計算機教師可以讓那些有更高層次學習需求的、基礎知識掌握非常牢固的學生去一些對崗位需求較高的企業進行工作,使他們能夠用知識充實自我,繼續追尋更高的學歷;而那些想要直接進入社會中發展的學生,中職計算機教師就可以為他們開設出一定的選修課程,促使其能夠依照著自己的愛好與特長掌握一些企業知識,充實就業應聘成功的資本,教師還可以為這部分學生提供一些與職業技能類似的課程,促使他們能夠在就業導向的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形成良好的職場競爭能力,提升就業概率。
在就業導向下,中職計算機要為學生設計出良好的教學內容,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與有效性,促使他們可以在教師的培養下逐漸產生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的興趣,激發出掌握計算機技術的積極性,增長學習應用技術的熱情。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最具魅力的地方便在于教師無時無刻都在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演示和教學,而多媒體設備具有集聲音與影像為一體的特征,可以觸及并提升學生的感官體驗,讓他們的大腦皮層時刻處于興奮的狀態,以此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之中,符合就業導向下的教學要求,也促使他們全部參與到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之中。
例如,中職計算機教師在對學生普及“Photoshop”的相關知識時,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一些精美生動、趣味性十足的PS作品展示給學生,使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過來,意識到PS技術的神奇和獨特之處,激發出學習興趣。之后,教師要讓學生隨機選擇出一些圖片進行PS練習,不僅可以使他們有效掌握這項技術,還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想象力,培養良好的創新性思維。在就業導向下,中職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接一些商業化的單子進行充分練習,促使他們了解到PS技術的應用范圍,對相關可得利益也有著充分認識。當這種商業化的練習模式逐漸介入后,中職計算機課堂便可以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以此提高中職學生學習的熱情,在不斷地練習中提升自己的PS水平。之后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難度更高的單頁讓他們練習,在就業導向下形成良性循環。
中職計算機教師在對項目教學法進行相關設計時,要注重項目的選擇,把項目過程的實施、最終成果的演示、考核后的評估歸納與結合現代化教學與實驗等過程融合到一起。目前許多建筑或工程行業中都會用到計算機技術來進行模擬建造,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與經濟效益。因此中職計算機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項目類型,來讓中職學生在企業的標準下進行實踐演練,促使他們逐步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流程,提高其重視程度,在查閱相關資料、自學有關知識、尋求教師輔導的過程中提高實踐水平與應用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可以充分挖掘出中職學生的學習潛能,還會逐步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使其養成正確的信息搜集能力與信息的處理能力,提升動手實驗能力與分析問題的能力等。
中職院校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就業概率,那么就要讓相關企業參與到院校的教學過程中。現如今許多中職院校的教學都具有滯后性,但企業中的有關技術大多都是采用社會前沿的。況且,當下社會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劇,只依靠教師在學校中講授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當相關單位參與到教學中后,便可以讓企業儲備一定的人才,促使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有效地自我革新。因此在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院校要大力吸引一些企業參與其中,簽訂人才的培養協議,從他們的用人需要入手,對學生進行教學,也實現了另一種方式的校企合作。與此同時,中職院校還可以讓計算機科目的教學參與到社會的實踐當中,增長職業經驗,提升專業技能。教學是辦學的根本,所以中職計算機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優化素質結構,努力成為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找準與市場接軌的企業,提高職業教育自身的課程開發能力,促進職業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成功就業是廣大中職學生未來的主要規劃,也是能夠使其進入社會、不斷發展、拼搏進取的關鍵途徑。因此教師要以就業為導向開展計算機教學,使他們的學習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