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芳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陜西師范大學成州中學 甘肅隴南 742500)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社團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初中階段,學校組織社團活動可以使校園的文化建設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是學習辦學實力的一種體現[1]。組織初中文學社團,除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天性、豐富課外活動以外,還可在學生進行多元化的文學創作過程中,就良好、適宜的環境和氛圍予以提供,促進學生對寫作興趣的培養,進而為初中生創新能力與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對于社團組織而言,同樣需要完善的制度與規范的體系來有效地發揮保障作用,使社團凝聚力提高,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高效開展。建立并不斷完善社團組織的制度和體系,不僅是規范社團的建設,也是約束和規范社團活動的開展。不管是文學社團,還是其他類型的社團,均需對合理、科學的選拔、獎勵制定制度,同時,還需規范對成員管理的制度,以使社團成員間的凝聚力不斷增強,為良好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社團組織的建設,應該嚴格按照制定的各項規則來開展,每個活動都應該有規范的流程,比如從學生參加社團的流程來說,從學生報名到活動結束,都應該有非常詳細的規范流程來指導,一般情況下,流程可以這樣來制定:學生在現場報名登記之后,先到提前指定的地點提交書面的申請書。學生進入社團以后,社團負責人要告知其在社團享有的權益和需要承擔的義務,向社員講清楚社團將會組織哪些活動,社員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此外,社團內部的組織結構要明確,設定社長、副社長等,將各個成員負責的范圍明確劃分,協調好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能。文學社團中比較重要的就是編輯部,對文章的類型進行確定之后,就要組織成員展開采寫、編輯、審稿等一系列籌備工作[2]。而宣傳部則要負責好文學社團的對外宣傳工作,將社團中組織的活動等及時宣傳給全體學生,吸引大家都來閱讀和參加。此外,文學社團還應該有明確的獎懲制度,這既是對成員的約束,也是對成員的鼓勵,在社團了出了錯就要承受相應的懲罰,而為社團作出貢獻,就應該受到獎勵,這樣才可以促使社團健康發展,確保社團的活力和發展力。
學校應重視“走出去,請進來”等系列舉措的開展,以增強社團輔導教師專業性,使教學輔導能力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得以有效發揮。針對初中的文學社團,學校要有重視的態度,每年派遣2或3名教師外出觀摩學習,接受專業的培訓。還可以定期要求一些知名的社團輔導教師或者專家,來學校進行專題講座。此外,想要辦好社團,想要學生對社團活動保持積極性,那么學校首先需要加強社團輔導教師的教學任務,使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組織社團活動,為參加社團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指導服務。而且不同學校間可加大交流力度,相互聯合,對各校的學生社團輔導老師進行組織,開展系統的“聯校走教”活動,對各校學生社團之間的多元化的活動交流促進,使社團活動輔導老師所具有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3]。
另外,對于社團輔導教師而言,可依據新課程改革相關要求,就適合閱讀的經典文學作品向學生推薦,所推薦的作品要緊密結合學生的課本內容,并與名著緊密結合。社團指導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以激發學生閱讀和探討的積極性為原則,在豐富學生課外活動的同時,還能夠為學生的語文課堂增添活力。社團輔導在組織和實施社團活動時,要有正確的宗旨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尊師重教,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這樣也是為文學社團樹立良好的形象,對于文學社團的長遠發展有重要意義[4]。但是,由于初中學生在知識和思想品德方面,都處于萌芽的狀態,他們更多的還是需要教師的引導。如果讓他們自由發展,必定難以撐起文學社團的組織建設,難以做出有效的成果。所以,學習在制定社團規定方面,要明確告知教師,在教師對基本信息掌握后,可依據其所具有的愛好,以及特長,來對職務進行擔任,教師需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使包括文學社團在內的學校社團更加有序地發展,使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健康成長。
文學社團的組織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無論是從活動的籌劃到具體的實施,都需要考慮學生以怎樣的形式進行參與,要尊重學生的發展需求,圍繞培養學生的綜合來展開。而學生參與到文學社團中,不僅能夠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促使他們去閱讀,使其感受到文學的魅力。所以,文學社團在籌劃活動和設置相關的功能時,應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不斷去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承擔起培養學生德智發育的任務。社團活動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社團活動中,同時還可以促使學生認真履行義務,使學生意識到自己作為社團成員,應該需要履行的義務以及同時享有的權利,使社團成員更好地配合社團的規范,以此來接受來自文學社團的精神洗禮[5]。
文學社團可以定期邀請一些專業人士進行講座,而講座的內容可以是某學科的相關知識,也可以是與社團活動內容相關的知識,還可以請一些知名人士來社團與學生進行交流,開設專題講座,從而使文學社團的組織活動豐富多彩。學校在進行社團建設時,也要全面評估教師的綜合能力,通過教師的特長來確定其是否可以擔任社團組織的負責人,或者是通過競聘的方式,來選擇能夠帶領社團更好發展的教師。一般情況下,就文學社團而言,需要配置至少1名或者2名教師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指導,如果學校的教師難以滿足社團發展需要或者是組織的需要,則需要放眼于社會,從社會中擇優選取合適的人士來負責社團活動,帶領社團及學校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校園的文化建設,提高學校的知名度,進而促進學校的辦學質量[6]。
環境創設對于文學社團的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學生來說,適宜的學習和閱讀環境,不但能使他們安下心來專注學習,還能促進他們的學習效率。故,在對文學社團活動進行組織時,需對制度體系化原則嚴格遵循,努力為學生就適宜閱讀和學習環境進行創造。所以,文學社團的組織者以及輔導教師,都需要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共同建設校園的文化氛圍。而學生參與到社團之后,要讓他們從而中獲得成長,增長才干,這才是文學社團成立的基本意義。
此外,學校積極還需與社會間的藝術團體建立有效溝通,尋求外援,如對德藝雙馨的專業人員進行聘請,以對社團活動輔導工作承擔;與社會企業之間建立有效溝通,將企業提供的經費,用于對社團成果展示活動舉辦,為學生們就豐富多彩的舞臺進行提供;此外,還可與美術館、音樂館等有效合作,使場館可對學校社團相關活動免費開放,這樣才能促使學生踴躍參與活動,使文學社團的意義得到發揮,對于學校的文化建設有促進意義。
在組織和實施社團活動時,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導師的指導原則都需要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去促使學生發揮自身的主管能動性。在組織一些活動時,可以邀請或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從整個活動的策劃到實施,都可以鼓勵社團成員積極參與。對于文學社團的活動類型而言,可依據學生需求不斷進行創新,比如對閱讀作品活動進行開設,也可舉辦個人作品分享,有條件者,還可開展以主題性及系列性為特征的辯論會。經多元化活動的舉辦,來增強文學社團的活動所具有的趣味性,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參與,使文學社團成為受學生喜愛的社團。此外,學校在組織和實施文學社團的活動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將學生的興趣與特長融入到活動中,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活動內容,也使活動的形式變得新穎有趣,使社團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得到增強。另外,可對初中學校項目性社團進行設置,即除對學生興趣、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及發展外,還對社團的廣泛應用性兼顧。如小品表演社團、舞蹈類社團、歌唱類社團等。日常多組織開展排練活動,為節目性活動做準備。也可為各類運動會開設體育性社團,平時加強訓練,為各類賽事做準備。
要使初中學生社團活動富有較強的生命力,需重視學生社團在特色方面的不斷打造。對于社團舉辦的各種活動,需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功能進行充分體現,社團活動需對學生綜合發展的目標進行圍繞,社團的活動目的都要嚴格圍繞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來展開,促進學生的健康良好發展。此外,社團活動必須具有自己獨特的標志性特色,這些標志可以是海報,刊物,網站等,通過指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來促進,來促使這些方面得到落實。同時,作為文學社團,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社團組織者以及輔導教師在組織和實施活動時,要盡可能地結合地方特色文化,將地方文化融入到文學社團的活動以及理念中,對此,邀請地方民間藝人與學生社團聯合,共同舉辦活動,以使學生社團活動水平不斷增強。
此外,家庭所提供的支持也可對社團活動的舉辦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因依據初中學生特征,在好惡判斷方面,家庭的影響占據重要比例。故學校通過舉辦社團講座,組織參觀活動過程,開展多元化的成果展示等,可引導家長對社團活動建立正確的認識,并可積極支持,理解社團活動是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發展的舉措之一,進而為社團的運營和作用的發揮建立良好的環境。
綜上,對于初中學生社團而言,是對豐富多彩的初中校園文化進行構建,使初中學生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提高的重要保障。初中學校經合理、規范的統籌規劃,對學生社團進行設置。不斷加強管理,就學生社團發展予以促進;并加強培養,重視對高素質、全面的輔助教師隊伍進行構建;對素材不斷挖掘,使學生社團更具特色,可保障社團組織的有效性,為長足發展提供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