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菁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黃田中學 浙江溫州 325100)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讓信息技術逐漸滲透到了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各個領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教育教學的改革。微課教學是一項重要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有較強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并能將教學做合一理念更好地融入其中。
首先,教學做合一理念可以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機結合到一起,將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從而為他們在課堂上的自由發揮提供更多空間。微課教學更是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進行分層次的教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可以很好地考慮到他們的個體差異性。其次,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教學做合一的數學課堂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加上用微課輔助教學,能讓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點變得形象具體,從而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讓他們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學習生活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后,微課能教學打破時空的限制。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傳到學生的自主學習平臺中,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對問題進行探討,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向教師咨詢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疑惑[1]。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對他們的自主學習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微課是當下教育領域不斷發展所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創設情境,讓他們理解起來更容易,同時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單純依靠文字的方式進行講授,自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吸收,所以,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而微課這種方式可以給到學生直觀的體驗和感受,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可全面提升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實現教學做合一。
例如,教學“數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相應的微課課件,以公路為數軸,通過講解公路旁各種建筑的位置,形象地向學生介紹數軸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從而營造一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同時,我們可以利用教學平臺為學生展示出標有不同數的數軸,讓他們自主判斷各組數的位置、各點之間的距離等,加深學生對數軸知識的理解,切實保障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微課把數軸原本比較抽象的內容借助生活化的場景進行展示,能給到學生一定的親近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一步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如,學習“畫軸對稱圖形”時,教師也可以從學生角度出發,通過微課給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對象,讓學生理解其特點,鼓勵學生自己分析特點,在這個基礎上,借助直觀的微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微課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通過微課視頻提前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并主動進行相關資源的查找,從而在小組討論中將自己的疑惑提出來,或者將自己的收獲分享給大家,這樣既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又可以完善自己在數學知識上的認知缺失[2]。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到學生的差異性,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機會,同時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互幫互助,在合作中注意打亂學生層次,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分配在一個小組內,在小組內進行合作交流探討,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學生思維的碰撞,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讓學生可以在合作中獲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學“幾何圖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學習平臺向學生分享本節課所需要學習的微課視頻,讓他們自主觀看學習,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小組劃分,讓他們合作收集現實生活中的幾何圖形,并思考其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探究七巧板的奧秘,并盡可能多地利用七巧板拼出人或物的圖案,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做中學,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教學做合一。又如,學習“閱讀與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吧”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讓學生觀察數學實驗,對知識形成基本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分組合作,通過合作讓學生進行知識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力,從而提升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效果。微課的加入也給到了學生進一步合作的動力,可以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可以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從而實現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做合一。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基礎學科,雖然初中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維,但在學習一些比較難的數學知識點時,還是不容易理解透徹,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細講解,可將重難點知識或解題方法等制作成一個個短小精悍的微課短視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甚至還會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3]。
例如,教學“兩個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時,教師可以將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提前錄制成相應的微課短視頻,為學生展示具體推導過程,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這些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進行再次推導,在微課的引導下學會解決相關的相似三角形問題,并學會知識遷移。這樣,學生就會在微課學習中掌握數學證明的思路和方法,從而提高實踐能力。
教學做合一也強調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所以,在課堂學習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把課堂學習拓展延伸到課下,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完成課后的學習,給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空間。為了提高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效果,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相關的微課資源,鼓勵學生借助微課進行課后內容的學習,微課可以讓知識的展示更加具體和直觀,這樣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和吸收知識,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和學習內容相關的試題,學生完成在線測試,了解自己基本的情況,教師也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從而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制定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案,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整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實現教學做的有效合一,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總之,教學做合一理念下的初中數學微課教學與當下新課改的發展趨勢不謀而合,這就需要教師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采用微課教學,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從而真正落實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