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倫友
(重慶市大足區雙塔中學 重慶 400900)
初中生是最有活力的學生,對初中生的教育更要認真對待,數學核心素養是要通過學生在做題、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考、表達及推理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在現在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學方法死板的問題,正確的教學觀念是初中教學中數學教師必備的一種教學理念,對于構建理想的初中數學課堂以及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十分重要。
初中教師在課堂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課前的教學準備,還是課堂上的教學過程,還是課后的教學檢查,教師的觀念都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果[1]。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除此之外,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上對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教師也應當及時更新教學方法,順應時代的發展。由于信息時代的進步,多媒體等新型教學設備走進校園,但有些教師依然采用原始的方式進行教學,知識雖然沒有新舊之分,但教學方法可以影響學生的聽課狀態及課堂表現,過于老舊的教學方式無法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方程的講解時,未知數的引入可能會讓學生感覺很難理解,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會用雞兔同籠等傳統問題來進行示范,但是只是單純的示范不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沒法很好地解決學生心中的疑問,過去的教學方式大多是教師在黑板上書寫題目,學生們聽課,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學生想要復習上課板書內容時,也極其不方便。這時,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與教案相結合,更好地解決學生心中的疑問,協助學生理解方程,以達到教學的目的。教師要以高效的教學方法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增加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建立學生對數學的探究思維,讓學生和教師同時意識到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不僅是老師在教學中的教學途徑,更是提升學生和教師能力的基礎,只有教師樹立了正確的教學觀念,才有能力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數學思維不單單影響學生的數學成績,還會影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的思維方式及解決問題時的思路[2]。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數學問題的理解也是獨特的。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也要充分了解學生,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組教學,這對構建高效課堂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對基礎概念的理解上,學生不會有十分明顯的差異,但對于創新思維的問題,不同的學生便會表現出不同的理解方式。例如,講解勾股定理時,教師一般會給出兩個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然后得出結論:直角三角形兩條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對于定義的理解,每個學生都能聽懂。又如,在初中的幾何學中,學習內容不容易理解,每個學生對三視圖的理解不盡相同,有的學生空間思維能力較強,對三視圖題目可以很好地理解,但有的學生會感覺很難理解。教師如果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黑板上單純地給學生畫圖進行解釋,不僅過程會讓學生感到復雜,還會讓學生失去對數學的興趣[3]。對于空間思維能力強的同學,教師應當找一些難度更高的題目來提升、拓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對于不能很好理解三視圖的同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如多媒體,數學模型等,幫助學生理解題目。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節約時間,更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更適合自己的知識,讓學生“吃不飽的吃飽,吃飽的吃好”。除此之外,分組教學還可以幫助教師更加方便地準備課前的教案,以及課后作業的檢查管理等,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但初中生是思維敏感的群體,教師不能單純地通過成績好壞來劃分學生,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對教師的看法,更會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看法,打消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造成惡劣影響。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分組,這樣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以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觀察等。
對學生實行分組管理,使學生有效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將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階段化,為高效課堂的建立提供主觀條件,讓同學們更快適應課堂學習氛圍。
初中生的心智已經有了較為健全的成長,但對于學習來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更為重要。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效率要遠遠高于教師單純的傳授而學生被動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更有利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高效課堂的構建。
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關鍵,現在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在課堂上授課,學生們在座位上聽,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是將教學重心放在了教師自己身上,而非學生身上,最近很火的名詞叫“將課堂還給學生”。這個說法的意思就是要將學生視為教學中心,不能因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就將重心轉移到教師,一個有參與感的課堂無疑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經歷[4]。當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改變被動學習的地位,學生才能真正開始自主學習。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數學有著很高的思維性,主動學習更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解決問題的同時,更能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同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解決后的自主整理過程更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更加熱愛數學,從而達到培養數學思維的目的。教師要創建一個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如在數與式一課中,在講解數的分類時,知識過于基礎且內容較多,不建議教師在課上進行過多的概念解釋,教師可以在課上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學習基礎內容,然后對課本內容進行提問,通過小練習等檢查方式,確認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學生不僅能更好地學到知識,同時能解放教師的時間,教師可以用這個時間為學生準備好要做的練習以及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并對不良情況提出指導。對于內容稍微復雜的課,教師可以采取先講課后聽講的上課方式,由于做練習的方式不能及時得到學生的做題結果。于是,在教師講完上課內容之后,由學生提出問題,老師進行解答,如果沒有學生進行提問,老師可以將課程中的重難點二次講解,加深學生的印象。然后進行課堂練習,利用多媒體教學來統計全班重難點題目的作答情況,對學生們學習中產生的問題進行講解分析,教師可以允許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由聽懂的學生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能豐富課堂內容,更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加深學習印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找到自己的知識盲區和學習方向。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是初中生必備的學習能力,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數學核心素養相輔相成,教師既要對其進行合理運用,也要使兩者共同促進高效數學課堂的建立。
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檢驗對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有重要意義,客觀地評價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情況,更有助于學生的成長[5]。因此,構建一個有效的評價策略,客觀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把學習內容和質量結合起來,更有利于推動核心素養的落實。
要想客觀評價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實情況,首先要制定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包含核心素養的數學學業質量標準,以及在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應當達到哪個學習水平。對學生學習的檢驗分為課上檢驗和課下檢驗,顧名思義,課堂上的表現,聽課的狀況,對上課內容的理解等,屬于課上檢驗;課下作業的完成情況,屬于課下檢驗。教師應當從兩方面出發,客觀評價學生的核心素養養成情況。課上,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練習的完成情況,聽課的態度以及下課后對攝像頭進行查看,分析學生上課聽講狀態;課下則對學生作業等進行檢查,分析學生的完成情況,從而得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此外,教師可以安排小組內進行學習狀況的評價,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落實核心素養中的參與能力,教師對學生的互相評價加以分析,明確學生的學習狀況。也可以進行師生互評的方式,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評價,讓學生明確自己學習中的問題,通過觀察、提問、交流等方式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等進行全方面評價。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動力,促進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客觀的評價學生的核心素養,構建有效的評價策略,可以使課堂得以個性化,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成長,讓學生全面發展,為高效的數學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時代不斷在創新,教學也要不斷創新,跟上時代變化的腳步。為構建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當代數學教師要做到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前提,通過樹立正確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分組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樹立評價學生的標準并客觀評價學生的核心素養,把核心素養落實到教學中,構建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高效課堂,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對學生成長為全能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