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 娟
(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中慶九年制學校 甘肅平涼 744400)
初中階段是打好英語基礎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如何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英語素養是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學習英語有一定的技巧,涉獵廣泛,有效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教師實現高效的英語教學。為此,本文將根據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思維導圖主要的運用方面,提出以下幾個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并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進行應用。
現階段的英語教學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值得探究和深思。
首先是課堂教學的活性利用。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1],富有極其豐富的色彩和情感,英語教師應當將英語閱讀課堂的氛圍打造好,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里參與課堂。鑒于國外學習小組不同于國內教學模式的教學效率,現在許多英語教師效仿國外,以自由度、討論交流為主題成立學習小組,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互相敦促單詞、課文的背誦等。這種學習方式是比較適合英語教學,但現在仍然有一些英語教師沒有理解學習小組的本質和英語的特色,雖然將學生進行了分組,教學內容依舊與傳統課堂一致,采取著灌輸性質的方式,沒有真正讓學生領悟到學習英語的精髓和樂趣。
其次是詞匯、語法、閱讀與寫作的教學安排,詞匯是學習一切英語知識的基礎,首先學生要對語言中的文字熟悉,就要從最小單位“單詞”開始熟悉,沒有詞匯基礎的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是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壓力。詞匯和語法也分不開,在學習語法之前,教師應當讓學生掌握基礎詞匯,進行系統性的學習。現在初中英語教學安排大同小異,也存在獨到創新的課堂,語言性課程需要一個長期的環境氛圍,課堂的獨到性正由于這一點而體現。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采取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融合,隨時應變不同的教學問題。閱讀往往離不開寫作,閱讀是常年積累的過程,相當于“量變”,而寫作正好是展現閱讀積累的“質變”。在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不僅能在課堂上高效學習,還要在日常閱讀和寫作中充分發揮學習能力。
初中英語的詞匯對比小學來說難度要更上一層,要求學生掌握的單詞量也更大,是學生真正開始接觸英語的關鍵學習時期,也是向更高階詞匯學習的過渡階梯。思維導圖在詞匯積累上的應用在于單詞記憶的強度高低、速度快慢。一般在接觸新單詞時,學生形成了短期的記憶,由于不了解英語語言背景,對單詞的具象意義需要一定的理解,所以在不復習的情況下,新單詞很容易就忘記,造成重復記憶又記不住的麻煩局面。而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對單詞進行歸類和辨認,分模塊進行記憶,并通過相關的“聯系”讓單詞和某一事物產生關聯,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形成長期的單詞記憶。
初中英語的語法是學生容易產生疑惑的學習內容,面對一種新型的語言規則,學生沒有任何的經驗,可以說是完全未知、一片空白。而英語句型結構、語法結構五花八門,可以說是比較復雜的學習體系,如果在教學中某一環節出了漏洞,學生就會跟不上,以至于“越來越聽不懂”。而理解語法結構,掌握句型的高效手段之一就是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梳理語法概要,讓學生理解語法學習體系,降低學習難度,并能夠清楚地對自身的不足產生認知,從而進一步對癥下藥。語法句型是基于詞匯之上的第二層基礎,學生應當在這個關鍵時期掌握并理解。
英語課本中包含著大量的文章和對話,通常大篇幅的英語閱讀容易讓學生產生頭暈目眩的感覺,不知該從何讀起。實際上這是學生需要學習的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信息提取能力。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清晰地找出文中的關鍵點和中心句,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從而在瀏覽提取信息的過程中達到高效作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未來的學習中也十分重要,例如在看新聞、了解新事物的時候,學生能夠一下子抓住重點,提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從而更快地達成自己的目標。思維導圖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英語閱讀能力是認識單詞和理解長難句的重要途徑,它的存在與學生獲取知識的進度、提高學習興趣、拓展視野、促進自身能力發展等都有必然聯系。學生在掌握閱讀能力之后能夠對英語的語言文化有更深的情感體會,從而能夠從中提取到更多的信息,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還能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發展。思維導圖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在英語閱讀題中形成高效的解題習慣,掌握閱讀技巧,通過框架式的閱讀方法,幫助學生有效提高閱讀能力,在解題時也能提高閱讀和做題的速度。
寫作能力是伴隨學生一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能力。思維導圖在寫作中的應用大部分在于建立學生的寫作思維,并有條不紊地進行寫作,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學習英語作文寫作技巧時,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寫作大綱,并根據關鍵詞在記憶中查找相關的內容,根據平常的閱讀素材完成寫作。寫作能力能夠體現學生思維邏輯的嚴謹性,而寫作水平更是能體現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等。
在正文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往往會給到學生少量時間接觸新單詞,幫助其理解教學內容中所出現的生詞,從而更好地進行課文講解。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有些學生難以迅速掌握新詞,這里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2],幫助學生結合單詞記憶法進行快速記憶。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相關形象化的圖片,將應課文中六個頻度副詞組成一個思維導圖,讓學生迅速記憶頻率副詞的使用。教師可以利用道具卡片,加深學生的記憶,根據思維導圖把這些卡片有意義地聯系起來,分類成不同意義的單詞。教師也要領讀單詞,讓學生掌握發音和音標的使用,從而在聽力上減輕難度,提高學生們的口語能力。在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3“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中,有許多單詞的詞性和詞形變化,在一些詞組短語和句型學習上,教師可以利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將這些變化的單詞串聯起來,幫助學生記憶。
語法是初中英語中重要的學習基礎之一,思維導圖在語法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的知識點理解起到一定的作用。英語語法看似復雜多樣,實則各有各類,只要梳理清楚,搞懂規則,語法學習的難度就會直線下降。思維導圖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清語法體系,并在學生記憶和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棵“語法樹”,只要學生理解了這棵“樹”,英語學習就會事半功倍。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7“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課堂教學中,涉及will表達一般將來時態的語法知識,有關robots的幻想可以作為課堂開篇,吸引學生注意力。思維導圖可以用在介紹時態上,通過列出不同時態對應的不同語法知識,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時態的運用和差異。教師也可以根據課文Section B部分列出有關robots的now(現在)和in the future(未來)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法知識的實際運用。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第一步,同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日積月累中學生也能掌握一定的詞匯量[3]。教師可以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會,讓學生互相分享在英語閱讀中掌握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通過互幫互助的形式實現共同進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7“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文分成幾個閱讀目標,讓學生自由合作完成閱讀任務。教師引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模式將有關數量單位的單詞整理歸類。教師還可以利用PPT讓學生閱讀一段數量單位和數字多的文本,刺激學生的視覺,從而時期對閱讀中有關數量單位和數字、年份之類的信息敏感起來。學生在團隊閱讀中,能夠通過互相督促提高閱讀效率。在閱讀研討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多角度思考閱讀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技巧,從而打破固有思維,促進自身發展。
思維導圖在學生的寫作訓練上也有十分顯著的功效,如編寫作文大綱、理清寫作思路。寫作是平常閱讀、學習的積累體現,考驗學生的詞匯量、語法基礎,閱讀能力等,同時,寫作也能夠體現學生的英語素養。在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教學中,學生需要學會使用提建議的語句:Why don’t you...,教師可以導入一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自由創作規定情境下的對話或寫作練習,要求利用思維導圖寫出大綱并使用提建議的句型[4]。教師應當及時反饋學生的寫作問題,采用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通過寫作訓練、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得心應手。
總而言之,在思維導圖幫助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英語學習能力,在知識體系的學習中循序漸進,條理清晰,避免混亂繁雜的學習。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明晰知識架構,還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可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