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曉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教研室 江蘇蘇州 2152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習成績不再是對學生考核的唯一標準,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及全面能力的培養。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和生理快速成長的關鍵時期,該階段的體育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使其形成勇敢堅毅的精神品質。但由于體育教育中的體能訓練對身體的消耗比較大,導致很多初中生產生了強烈的抵觸心理,以敷衍、應付的態度參與體能鍛煉,進而影響了體能培養效果。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讓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體育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種種優勢,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分析、解決鍛煉中遇到的問題,使初中體育體能培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當學生對體育鍛煉有著強烈興趣的時候,會更加主動地進行自主探索學習,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迅速且牢固。對于從小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初中生來說,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會給學生一種新異的刺激,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通過信息技術開展體育教學,能夠使學生對體育動作有更全面、更系統的了解,令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學習內容。當學生非常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之后,會從內心深處產生強烈的成就感,進而使學生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并由此順利形成良性循環,順利完成對學生的體能培養。
體育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通過示范、講解等方式展示運動技巧和運動方法的課程,大多數時候由于班級學生較多,難以確保每一名學生都熟練掌握運動的每一個步驟,使得學生對運動產生錯誤認知,進而影響了體能培養效果。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生動,使學生對體育動作有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1]。在動作講解過程中,在關鍵位置配上文字說明,更有利于學生充分吸收。當學生出現記憶模糊、知識遺忘的情況之后,可以反復觀看動作講解視頻,不僅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還能提升教學效果。此外,在體育動作講解中,加入錯誤動作的對比,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能夠使學生產生實踐的欲望。這種直觀化的體育教學,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
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很多難度較高的動作,往往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系列復雜的技術動作,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運動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很難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教師經過反復的動作示范和講解,不僅不利于學生吸收動作知識,反而會使學生產生錯誤的認知。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順利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將復雜的體育動作拆解成一個個小的動作步驟,利用慢放、重放等方法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動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快速掌握動作要領,可大大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為培養學生體能打下扎實的基礎。
大多數初中生認為,體育學習只是為了在中考的體育測試中取得好成績,并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因此,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能素質,教師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幫助學生發現體育的魅力,使學生由內心深處產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發展學生優秀的體育精神。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通過口頭傳授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相關的體育知識,這種教學方法會大大降低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阻礙學生體能素質的發展[2]。對此,教師可定期為學生播放一系列的體育集錦,在原有教學內容基礎上進行拓展。比如,教師講解乒乓球的相關知識時,為學生播放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在國際大賽中的精彩表現。讓學生觀看這種視頻,不僅能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乒乓球的知識,還能增強學生的愛國之情,培養學生優秀的精神品質。通過對體育教學內容的拓展,能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有效培養學生的體能素質,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很多學生沒有掌握良好的理論基礎,導致在體育鍛煉中出現了過度運動的情況,在完成體育鍛煉之后沒有及時進行肌肉放松,從而出現了肌肉酸痛、肌肉拉傷的情況。當學生遇到過這種經歷之后,對體育鍛煉會產生恐懼心理,在后續的體育鍛煉中會出現懶惰、敷衍的情況,會影響學生體能素質的發展。對此,體育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充實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運動技巧,以及運動后有效恢復體能的方法,促使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體育鍛煉,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和體能素質。例如,學生對耐力跑項目的恐懼遠遠大于其他運動項目,在耐力跑的過程中,當學生的身體達到“極限”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惰性,從而影響運動訓練效果。對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詳細講解耐力跑過程中的呼吸方法、當身體達到“極限”時的調整辦法以及耐力跑結束后的肌肉放松技巧,學生掌握了這些理論知識以后,對耐力跑訓練的恐懼會大大降低,耐力跑訓練效果明顯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和體能素質能夠得到發展。
初中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教師需要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快樂。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靈活利用信息技術來創設出不同的教學情境,打造出一個愉快舒適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3]。例如,學習足球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足球比賽的相關流程,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一場模擬比賽。在足球比賽開始之前,教師搜集了歐冠開場音樂、球迷吶喊等聲音,在學生比賽的過程中播放,以此營造出更為真實的比賽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比賽結束之后,教師還可為獲勝隊伍頒發“獎牌”。通過對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為學生營造出了真實的體育學習情境,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讓學生對體育項目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
總而言之,在初中體育教育體能培養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全面、更系統地掌握體育知識,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因此,初中體育教師需要結合課堂目標和時代特性,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確保教學內容符合時代要求,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塑造學生的精神品質,促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