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鴿
(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光明路小學 河南平頂山 467000)
識字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并且在小學語文家教學中占據著非常大的比重。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心理正處于活躍階段,在無形中增加了我們的教學難度。對于這一現象,我們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從而將學生的積極性徹底激發出來,促使學生帶著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識字教學活動之中。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學中的識字任務加重,從原先的不足一千字上升到需要讓學生掌握2000-2500字。然而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時候依然沿用常規的授課方式,也就是生字讀音和筆畫等教學,加之教學任務量的提升,而課堂時間有限,只能讓學生在課下時間進行鞏固練習。對于心智尚不成熟、貪玩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容易使他們產生大腦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而且忘字及寫字出錯率也會不斷提高,使識字教學效果不理想。對于這一現象,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時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從而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課堂學習之中,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由于年齡限制,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很難長時間維持自身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識字教學難度。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通過講解生字的讀音、筆畫和意義的方式進行教學,并沒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無法使學生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性,這種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很難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效果自然不理想。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需要學習的生字非常多,如果我們不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征,無法將識字教學生活化,一定難以完成既定的識字教學目標。
興趣有助于活躍學生思維,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只有學生對識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參與進其中,徜徉在識字的海洋中,感受其中的樂趣。所以,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我們需要合理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話題,從而將學生識字的興趣徹底激發出來。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愛交朋友的階段,對于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們在教學時完全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呼為生字朋友或者是伙伴等,從而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通過這樣的方式,識字教學也就成為了學生與朋友或者伙伴打招呼的過程,以此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課堂學習中,同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1]。比如,教學《比尾巴》這節內容的時候,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非常喜歡各種不同的小動物,我們不妨將文本中的生字做成各種小動物卡片,并在每個卡片中寫上不同的漢字,通過這樣的方式一定能使學生積極投入識字學習,從而不斷提升識字教學質量與效率。
低年級學生很多時候的記憶都是無意識的,但這些無意識的記憶有時卻終生難忘,這就要靠我們教育者來引導了。記得我曾經任教的二年級,下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發現班里的學生非常貪玩,很多學生口袋中都裝著紙片,在課余時間會玩紙牌游戲,我開始發現的時候并沒有在意,只是將這些紙牌沒收了一次又一次,但這樣的辦法完全難以阻擋學生的玩心。后來我想了想,與其沒收何不妨利用他們所喜歡的這種游戲呢?讓他們在游戲中學習更多的漢字,當天我就組織學生回家之后制作紙牌,但是有個前提就是每個紙牌的背面都需要有一個生字。轉天學生興高采烈地將這些制作的紙牌帶到了學校。然后我對學生講解了紙牌游戲規則,出乎我預料的是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逐漸失去了新鮮感。有了這次的嘗試之后,我了解到了學生的心理,于是我產生了新的想法,對識字游戲進行適時更新,使學生保持一定的新鮮感。此外,我們還組織了“識字接龍”游戲,此游戲不局限于一課或者一單元的生字,可以是任何自己所接觸到的生字,如此使學生的識字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從而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體驗到了識字的快樂,提升了識字教學質量與效率[2]。
在開展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學情,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課堂所學生字,還有助于提升識字教學質量與效率。在開展識字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構建相關的識字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學習更多漢字。小學時期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思維發展相對較慢,只有我們將學生的識字興趣激發出來,才能夠使他們帶著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識字教學活動之中,這樣才能將識字教學質量與效率切實提升上去。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尋找生字,尤其是在初讀文本內容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將其中的生字詞勾畫出來,從而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教學《找春天》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就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了《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讓他們在腦海中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同時可以利用自己的畫筆將自己所想象到的春天樣子畫出來。在這樣的氛圍下引導學生展開閱讀,并對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我們和作者一起找找春天吧!當你們在閱讀的時候如果出現不認識的字,可以將它們勾畫出來。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我開始巡視學生的勾畫情況,有的學生在勾畫生字的時候會高興地說道,“在這篇課文中我不認識的生字非常少,只有三個。”還有的學生沮喪地說道,“這篇課文中我不認識的字怎么會這么多啊,都有十多個了,我要好好學習這篇課文中的生字。”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引導學生勾畫出文中的生字并加以整合,從而使學生自主創建相應的認知,并準確掌握生字的讀音和書寫,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我國漢字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漢字的發展從甲骨文到大篆,然后經過漫長的過程簡化到現在的漢字,這其中的變化正啟發著我們在識字教學中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輕松地掌握更多漢字。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身心發展,積極創新和優化識字教學模式,改變以往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不斷提升識字教學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