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萍
(重慶市巫山初級中學 重慶 404700)
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實施案例教學法,通過實際舉例說明的形式開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表達的涵義,該方法將所學知識結合在有趣的案例中,顛覆了傳統教學單調乏味的教學氛圍,從而提升了教學效果。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開展,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案例教學法的影響下,可不斷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探究欲望,同時使其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法律觀念??梢哉f,道德與法治課是初中生成長的樞紐,而案例教學法是該課程良好開展的重要幫手[1]。
所謂案例教學法,就是在課堂上通過具體的例子結合理論知識來傳達學生要學的東西,因此案例的質量至關重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運用案例的形式展開教學,教師必然要注重對案例的選擇,使其符合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特點,在選擇案例時要有自己的原則,以確保案例的成效。
首先,案例要具備真實性。案例的好壞是影響教學效果的直接因素,其真實性更是尤為重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引入真實的案例,可以帶動學生走進情景現場,感受深處事件中人物的情感,更能加深學生的理解與體驗,從而幫助其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其次,確保案例的時效性。案例就是發生了的事件,而這就對時間有要求,因此在案例的選擇上教師要注重案例的時效性,以保證符合當下的教材內容,使學生可以理解到案例中的內在涵義。最后,選擇靈活性的案例。靈活的案例具有兩面性,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引導學生去進行剖析與辯證,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其學會在案例中取得反思與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而給予其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間。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更要求學生的思考能力,通過積極思考才能在案例中找出問題得以分析,進而提升自己。因此,教師要發揮自己的角色作用,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并給出適當的指導使其解決問題。比如,在《勇擔社會責任》單元中,教師可以舉例講解:“王先生有一家自己的公司,聘請了5位殘疾人士,使其就業問題得以解決,同時還收養了3位孤兒?!本痛税咐归_引導,讓學生人感受到王先生的高尚的社會責任,更加深刻理解到社會責任是什么,并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其樹立良好的道德思想,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不僅能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到道德的涵義,也能使學生感受到案例中賦予的正能量,這相比只靠書本的講解要更加有成效[2]。
通過案例教學法,將道德與法治的課本知識融合在實際事件中,同時老師帶領學生展開探討,引導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與理解,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到知識,進而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在《促進民族團結》這一課中,教師列舉:小水珠在大海中快樂的生活,有一天小水珠看到天空中有美麗的彩虹光,便想要去夠它,然而當小水珠離開大海去想要去空中時,卻消失了。通過該案例,老師帶動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感悟,并通過討論讓學生意識到民族就是一個大集體,如果民族不團結或者脫離集體便不利于自己的發展。在該教學方法中,學生通過案例自主探討,獲得所學的同時也能更深刻領悟的其中的道理,這也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最終目的[3]。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將相關理論知識通過舉例說明,不僅能提升理論知識的客觀性,還能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對于學生而言,看到了與以往不一樣的教學方式,能激起其上課的興趣,可以在體驗與探討中學習,更加符合當下學生的需求。比如,在《我們的夢想》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列舉錢學森的故事,“錢學森從美國學成后回到國家,投身在航空事業中,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蓖ㄟ^該案例的講述,觸發學生感受到錢學森的偉大精神,感受到我們國家的偉大,激發其為國家夢想貢獻的斗志,積極學習成為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結合案例教學方法,不僅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力,也能為其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與人生觀提供了更深刻的體驗。教師在運用該方法時,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