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清
(西安工業大學 陜西西安 710021)
高校是發展教育事業的關鍵平臺,也是宣傳主流思想的主要基地。所以為了促進高校現代化發展就必然需要更快更早的實現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必不可免的,也是整個高校的發展趨向。人事管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不僅僅是基礎工作,同樣也是處于管理系統核心的主要工作。但是,在的很多高校中人事管理的模式還是使用的傳統管理模式。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傳統的人事管理模式與之比較就顯得效率低,管理復雜,容易激發很多的沖突和矛盾。所以高校應堅持促進人事管理信息化,從而更好地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人事管理復雜,高校的人員組成來自四面八方,涉及到的人員也是方方面面,想要對這么一個龐大的群體做到高效的管理,也是具有挑戰性,而且管理的事物繁雜,通常人事管理的決定也會多多少少涉及到每位員工的切實利益。所以如果管理不當,就會產生諸多問題。因此高校對于管理人員就有較高的要求。可是如果能夠成功的在高校的人事管理中運用信息化技術,就可以幫助管理工作更加有條不紊的進行,使得每一項的工作更加規范、系統。有利于高校大大的提高管理效率。傳統的管理模式對于人事資料通常會采用紙質收集,這種管理模式耗時耗力,也不方便攜帶。同時這種紙質的管理模式在需要調取人事資料的時候就比較麻煩,資源呈現被動式。效率不高。然而,當人事管理采用信息化技術時,各種各樣的人事信息都會被儲存在電子設備中,這種存儲方法非常的便捷,無論是查詢還是移動,都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完成。用戶也只需要在頁面上登入用戶名和密碼即可打開查閱。高校師生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去查詢所需要的資料。與此同時,信息化管理可以對高校師生的所有信息資源進行井井有條的梳理和歸類[1]。
要想推動高校的信息化建設,管理人員就是核心人物,管理人員要有基本的信息素養,這是每一位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也是推動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關鍵。人事數據是人事管理過程中的基礎數據,也會在各部門中被運用到。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對人事數據是否能夠高效運用到各種領域有著決定性影響。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的人事管理人員不單單需要掌握有關人事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需要較高的信息素養,善于將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應用在本職工作中,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信息化人事管理的實效性。因此,需要對高校的人事管理人員組織進行專業的信息技能培訓。幫助他們能夠靈活的使用信息技術。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禁錮,開創新思想,積極尋找摸索高效的人事管理方法。此外,還要將人事管理和教學科研管理相融合,在管理人員中慢慢養成和樹立大數據思維模式,此模式需要以高校建設為主體,推動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從而保證人事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的為高校整體發展服務。
人事管理工作的宗旨是更好的為高校中的教師、員工和學生服務,為了順應當代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些檔案內容逐漸被開放,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力量相交融,以便于更好的推動高校人事檔案的建設。因此,如果能夠保證信息安全,本校的教職員工和師生是具有一定的查閱權限的。這種權限可以提高其積極性,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產生積極影響。例如,高校可以在網絡平臺上設置一個信息化的校園環境,教職員工和師生通過密碼進行身份驗證,從而在網絡平臺上審核個人信息。也可以在平臺上調整和修改有關內容,設置與之對應的人事檔案以及核準要求。還可以在平臺上提供窗口,讓用戶在家就可以完成申請,審核等一系列的操作。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的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增加高校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需要加強高校人事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訓。就目前狀況而言,高校人事管理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參差不齊,有些管理人員甚至不具備信息化技術的相關知識,在日常工作中無法融合使用。所以,高校應當及時為這些職工增加相應的技能培訓,通過培訓提高高校人事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信息化技術水平,以便于在今后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互聯網+”具有多元化,精準度高、效率高等特性,與此同時,這也是現代的人事管理想要完成的目標。那么,如果能將互聯網與高校人事管理相結合,將傳統的管理方法進行改革創新,其效率也一定會大大超過傳統的管理模式。其實高校人事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高校的師生服務,而這種信息化的人事管理建設也必定能夠完成以人為本的服務要求。所以信息化人事管理的發展趨勢不單單是當前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因此,高校需要積極的拓展信息管理服務功能,也要提高認識管理服務水平。例如在人事管理的系統中設置業務對接的窗口,方便各部門將數據資料相互流傳和聯通[2]。
在當今時代背景之下,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提升高校管理效率的必然舉措。它可以促進高校的信息化發展,給高校的教職員工提供更加便捷準確的數據資源。與此同時,高校人事管理的工作人員要知道信息化技術的重要性,積極的從外引進新思想、新方法,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還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培訓,最終推動高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