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運昌 周 沙
(1.重慶市兼善中學 重慶 400700;2.重慶市朝陽中學 重慶 400700)
教學方式是高中生物教學的不可或缺部分,教學方式選擇的是否合理,直接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新課改的持續推進下,傳統高中生物教學理念和方式之中的不適宜性越來越顯現出來,阻礙了高中生物教學的順利開展。新課改背景下,老師只有主動做到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創新,才可以對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和矛盾進行有效解決,也才可以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生物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進而為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奠基。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只有讓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主動進入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效果才可以得到保障。而在傳統的生物課堂教學中,由于老師的教學僅靠語言灌輸,使很多學生無法對該學科的學習價值和魅力進行真切感受,所以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而通過轉變生物課堂教學的方式,老師會采取契合新課改理念以及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在符合學生認知和特點的教學中,自然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中,由于老師單一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比較單一,這將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利的影響。在新課改深入推進下,在高中生物教學方式發生變化時,學生也能夠從單一的學習方式中走出來,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多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不僅有利于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高,還十分有利于學生的綜合性發展。
老師和學生是構成生物課堂的兩大主體,兩者之間在課堂中的關系如何,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開展的順利度,還會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中,由于教學方式的落后性,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未突出,在學生被動學習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缺乏交流與互動,這就影響了師生關系的構建。而在不斷轉變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老師所采取的各種教學方式,都十分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僅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十分有益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1]。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想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要想在課堂時間內最大限度提升教學效果,就需要老師做好對課堂教學時間的管理,這樣才可以在合理分配時間的過程中,發揮教學時間的最大效用,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傳統高中生物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老師在課堂時間的分配方面,體現出了單一性的特點,這就會導致學生無法對自身的作用進行發揮,進而影響了生物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老師只有轉變單一的教學時間結構,才可以實現教學時間的優化管理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結合,這樣就可以規避教學時間浪費的問題,也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此外,還要注意教學時間與具體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聯系,如此才可以提升時間分配的合理性,更好達成對學生全面培養的目標[2]。
在改變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式的過程中,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的設定也十分重要,老師需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將原來的知識傳授式教學與新興的小組合作、層次教學等進行結合;將原來的重視課內教學之中,增設課外教學,實現課內外的完美結合;將原來的學習方式之中融入現代化教學技術,在優化傳統教學不足的過程中,促使課堂教學創新性的不斷提高,等等。通過對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的運用,高中生物教學的質量會不斷提高。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老師在運用不同教學方式教學的過程總,對于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產生的影響較大。因此,為了促使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老師就需要多樣化教學的意識,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比如在對同化與異化相對概念教學之時,老師就可以引入比較教學方式,這樣學生理解的速度更快,理解的效果也會更加理想。在對光合作用與化能合成作用這類比較相似概念的教學之中,需要學生對其差異性進行把握,老師就需要引入探究式比較教學方式。此種教學方式包括了實驗、討論等多個環節,學生在該方式運用的過程中,可以從多層面對概念進行比較,既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又可以促使學生生物思維的不斷拓展以及創新能力的不斷發展。需要注意一點,老師無論在采取哪種創新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都不可以有任何的盲目性,必須要根據教與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以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改變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要想持續將新教學方式的作用發揮出來,就需要老師在每次教學之后都對教學過程進行積極的反思,及時對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進行記錄,優點繼續保持,不足及時改進。在長期的不斷反思與優化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水平會得到更好提升,同時也會養成教學反思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意義重大,老師要在對其必要性充分了解之時,從教學時間的管理、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的運用、創新更多教學方法和自我反思等方面,全面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