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特性主要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
作為一種特色商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根就在于特定區域和特定的種、養方式。因為只有在特定的區域才會有與眾不同的自然條件。
不同的地貌類型、土壤類型、酸堿度、鹽的含量、有機質含量、肥力高低、 無霜期的長短、冰凍期、海拔高度、 空氣質量、有效積溫、風的頻率與風速等,特別是植物生長期間的空氣相對濕度、日照時數、云霧天數、紫外線的強度、晝夜溫差,這些因素都會對動、植物的生長速度和營養積累有影響,即使是同一個品種,種、養在不同的地域, 最終產品的感官品質和內在品質也會有差別。
獨特的種、養方式,產品初加工的工藝同樣會影響到產品的品質, 這個特定的生產方式包括產前、產中、產后等環節。對于農產品的內、 外在品質, 往往動、植物品種是基礎, 所以選擇合適的品種尤為重要。
具有與眾不同的特征特性, 對一種地方特產商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地理標志農產品的魂在于產品內在品質和外在品質。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外在品質一般表現在形狀、大小、顏色、圖案和質地。
地理標志農產品更強調產品的經濟性狀,即能給消費者帶來享受和營養的性狀,因為產品外觀形態特征與感官表現更容易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記憶,對消費者再次選購是有幫助的。
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內在品質表現在其食味品質、 營養品質、 貯藏品質、加工品質、衛生品質、保健品質、食療品質等7種品質上,在描述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質時應主要關注前4種品質,這也是評審專家更關注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