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夢竹
(重慶市潼南中學校 重慶潼南 402660)
高中生要想在語文學科中成績更加優(yōu)秀,還需要從日常習作教學入手,習作能夠占到整個語文學科分值的三分之一。學生的習作水平提高了,才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高中語文教師更要加強習作教學,把習作指導工作做細、做實,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fā),訓練學生規(guī)范的寫作,讓學生能夠在表情達意上更加具有個性,思維更加具有敏銳性,語言也更加具有強烈的情感,讓讀者能夠更快的觸摸到作者的內心[1]。習作情感越細膩,表達的效果越好,高中語文教師要從文學角度去引導,讓學生能夠在平時練筆時更加認真,在觀察社會生活時,更能夠深入,找準切入點,分析問題具有獨到見解。
任何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習作水平高,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習作水平卻層次性很強,有的學生寫出的文章情感細膩,構思巧妙,而有的學生卻還找不到寫作的技巧,語言不流暢,結構不嚴謹,高中語文教師為了追求高分,為了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具有較高的文學水平,總是想盡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于是,在習作指導中采用套路式的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進行固定格式、固定思維的訓練,讓學生去讀高考滿分作文,學習滿分作文的寫作傾向,造成學生寫出的作文沒有了個性。高中語文教師不注重挖掘學生的真情實感,限制學生的寫作思路,壓抑學生的個體化發(fā)揮,為了追求作文分數的最大化,高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背誦經典文章,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意愿、個人經歷以及情感體驗,不利于培養(yǎng)高中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先有深入的閱讀,才有了優(yōu)美的文章誕生,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也不能夠違背這一教學宗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往往將高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割裂開來,在寫作教學時,高中語文教師普遍沒有對閱讀教學的內容進行引申與回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經驗,沒有構建起閱讀與寫作的綜合性體系,導致高中生在寫作時缺乏素材,文章結構不合理、情感不突出等諸多問題的出現。
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注重習作方法的引導,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激發(fā),給學生構思寫作材料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在組織材料和寫作結構方面更加具有個性[2]。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精心的指導,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能夠讓學生在寫作上更加注重事實,把握時代脈搏,學生的寫作具有創(chuàng)新性,才能夠讓學生之間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寫作手法,教師再去適當的引領,學生才能夠在寫作道路上越走越寬。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運用多元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內驅力,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挖掘學生的真情實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思路,強化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設立體感官教學情境。比如,在《美的發(fā)現,學習抒情》一課中,高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抒情鋼琴曲,或者配樂詩朗誦,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引導學生抒發(fā)真情實感,從而實現個性化寫作。學生的思維是非常活躍的,他們的內心也是非常敏感的,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特別有獨到的見解,高中語文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對于美好事物的情感,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帶給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機會,讓學生的想象力更加豐富,思路會在多媒體資料的引領下飛得更高、更遠。再比如,在《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這一課中,高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關于自然美景的影音資料片,使學生在立體的感官沖擊下對自然之美產生主觀性的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內驅力,使學生創(chuàng)作出別具一格的優(yōu)秀作文。其次,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性課堂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增強主體性體驗,使學生在短時間內調動起回憶、加工、復述等多元認知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巧,增強學生的寫作水平。
語文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學科,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能夠融入語文當中來,能夠讓學生捕捉到,寫進文章中來,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做激起學生寫作情感的觸動者,就像開關一般,能夠打開學生思想的閘門。高中語文教師應注重在閱讀教學時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與寫作方法,同時加強對閱讀文本中情感的深度挖掘,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基礎平臺。通過對閱讀文本的謀篇布局、思路結構、寫作特點、好詞好句、思想情感等內容的全面分析,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性駕馭能力。另外,在高中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訓練學生從多角度把握作文技巧,從而提高學生對閱讀文本的進一步理解,實現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機融合,綜合提高高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總起來說,高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習作方法的引導,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讓學生的情感更加飽滿,寫出的文章更加具有語言特色,文章的結構更加獨樹一幟,能夠在構思和立意上具有創(chuàng)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