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松
(巫山縣兩坪小學 重慶巫山 404700)
目前教育事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狀態,在農村小學的教學也受到廣泛關注,而小學科學這門學科更是受到了高度的重視,也為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標準。小學科學這門學科不能夠利用傳統且單一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們進行學習,應該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腳步,對傳統方式進行創新,采用科學探究法,培養學生們的科學素養,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效率及質量。
想要使得科學探究在小學農村科學教學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就應該遵循科學探究法的運用原則,這樣才能夠在科學學科教學的基礎之上,發揮出科學探究法所具有的意義。首先,在當前時期,學生們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而小學科學是一門綜合性極強,并且實踐性也強的學科,在農村開展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們占據主導地位,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雖然農村小學中的設備有限,但是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動手實驗的活動,讓學生們主動的去探究知識,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其次,應該追求科學性的原則,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對科學所具有的定義和規律進行準確的表述,要肩負起教育的職責,以認真的態度去培養學生們的科學眼光,不斷的深入探索。在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有許多的問題會出現,所以利用科學探究法的同時,一定要遵循使用的原則,這樣才能夠在極大程度上突出科學探究法的意義[1]。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貪玩與好學兩種狀態并存的年齡階段,在這一時期的小學生們會由于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及認知能力都有限,而無法理解小學科學中很多抽象的知識。農村小學中的學生會常常的接觸自然,所以應該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相關的知識與技術和社會生活相結合,這樣能夠使學生與科學學科的距離逐漸拉近,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問題的難度,從而逐漸培養學習科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了解技術與生活實踐中的關系,設計良好的教育方案,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知識的欲望,對有關的科學現象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電磁鐵的磁力這一章的內容時,有很多學生對電磁鐵的有關知識還不能夠深入的掌握,這時教師就可以融入我生活當中的鋼鐵知識,將其帶到課堂,讓學生們搬運鋼鐵,學生可能會感覺到它所具有的重量,在這一狀態下,教師就能夠讓學生們運用電磁鐵來學會省時省力,當學生對電磁鐵有進一步的了解時,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們探究電磁鐵磁力的有關知識,逐漸的降低探索難度,慢慢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農村小學在進行科學學科教育的過程中,就是應該運用科學探究法,讓學生逐漸去探究科學中的內容,然后在科學探究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也要重視評價環節。學生們在對某一科學現象進行深入探究之后,就應該給予合理的評價,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去學習,并且準確的了解自我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通過鼓勵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提高探究的積極性和熱情,在今后科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學生也能夠更加主動的進入到科學的教育課堂當中,并且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合理的安排學習模式[2]。由于小學生們的年齡尚小,所以就是應該給予肯定性的評價,讓學生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信心,長期的保持對探究活動的熱情。例如在學習種子發芽這一章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探究與實驗,讓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寫觀察日記,然后教師應該肩負起教育的職責,客觀且全面的對學生們的觀察日記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實驗探究的意義。通過合理的評價能夠使學生們更加的嚴謹,保持認真的態度,從多方面去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夠使學生們的實驗探究有約束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探究的精神,并且對科學這門學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越來越喜愛探究式的學習[3]。
農村小學開展科學教學的過程中,很長時間都沒有達到過預期的教學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農村小學的設備有限,并且師資力量較為普通,導致科學研究沒有辦法進入正規學生,也不能夠認識到科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意義,很多學生無法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沒有教師的正確指引,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治療,從而阻礙了科學學科的發展以及進步。為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就是應該摸索出新的教學方法,并且對教學的內容深入分析,結合學生們的學習特點以及心理特征,針對性的指引學生們去學習科學這門學科,利用探究教學法,實現小學科學教學的教育目標。教師的合理指導,能夠讓學生們的學習更加的科學有效,并且合理的掌握科學的有關知識,在實際的生活中也能夠利用所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當學生明確了探究科學知識的方向時,就能夠對其中所展現的知識有更好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章的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對本節課所講述的內容深入的探究以及分析設計出合理的教學設計方案。由于本節課的學習與學生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推理類比的方式進行相關知識的探索[4]。從小學生的認知方向來看,他們都明白水空氣對于我們生存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講解關于空氣水的性質方面的知識,就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然后利用類比推理的方式,讓學生們明確水空氣相應的特點,加深學生對科學探究的印象,從而掌握科學性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讓學生們在實驗的過程中,對本章的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從而展現出對于科學這門學科的整體認識,從而提升探索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在小學農村科學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問題的出現阻礙了科學發展與進步,因此教師必須肩負起教育的職責,深入摸索科學探究在農村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意義,然后針對學生們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狀態,設置有針對性的探究方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科學學習的課堂當中,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并且在實際的生活中也能夠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存在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訓練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科學探究,也可以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們探究的興趣,還要從技術與社會生活兩方面的聯系入手,降低探索的難度,最后在合理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始終保有探索的熱情,最終提高科學教育的效率以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