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理
(江西省南昌縣蓮塘第三中學 江西南昌 330200)
化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都表明了實踐化教學的必要性,也只有讓學生在理論結合實踐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才可以對知識進行透徹理解和靈活運用。而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可以將教學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讓學生在接近生活的一種實際情境中學習,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促使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的提升。為此,文章關于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研究極為重要。
過去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往往比較注重對知識的講解,雖然可以加快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但是學生在此過程中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對于知識的理解也不夠深入,會出現學生缺乏興趣的問題。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老師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向他們提出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則可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從而在主動參與學習中感受學習的價值和樂趣,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1]。
在高中生的化學學習過程中,只有他們具有各項學習能力,才可以保障其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而在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學生會主動進入對問題情境對應知識的探索中,此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發散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都會獲得極大程度的提高,這樣就可以實現對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
在高中生的化學學習過程中,完整知識體系的構建極為重要。而就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來看,每節課都是采取的知識授課與習題練習的方式,此種過于機械性的教與學,不利于學生的完整學習。而問題情境的創設,學生在對問題思考與解決的過程中,會將前后知識進行聯系,此過程中就可以實現對完整知識體系的有效構建,可以為學生后續更深更廣的學習做好準備。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雖然問題情境創設方式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是由于部分老師缺乏相關經驗和技巧,使問題情境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兩方面:一方面,不注重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結合。高中生的學業負擔重,他們與社會接觸的時間并不是很充分,思維能力也不是很強,部分老師未意識到這一點,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容易出現設計問題情境過難和過于簡單的問題,這樣就會讓學生陷入無法思考與不用思考的困境中,無法將問題情境助力學生知識學習以及能力提高的作用發揮出來。另一方面,問題情境的創設缺乏邏輯性和條理性。簡言之,就是問題情境的創設缺乏層次,使學生難以進入由淺入深的學習中,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該學科的教學中,老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善于結合實驗操作流程與實驗知識點,向學生提出邏輯性的問題,這樣既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夠實現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比如在具體實驗開展中,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實驗器材該如何安裝才可以保障實驗的順利推進?這樣的操作方式符合課本中的哪些知識點?學生在對問題的有序思考中,可以對實驗的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掌握。
化學知識可以用于對生活中現象的解釋以及問題的解決中,所以,老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對問題情境進行創設,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對化學知識學習的價值進行了解,讓學生主動進入對知識的靈活應用中[2]。比如在教學“原電池”內容時,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電池的材質是什么?電池有怎樣的用途?如果將電池扔掉會造成哪些環境污染問題?應該如何處理廢棄電池?”等等,在這樣問題的帶領下,不僅可以將學生帶入主題內容的學習和探究中,還可以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用于對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中,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新聞熱點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找到問題情境創設的切入點,所以,老師平時要做好對新聞熱點的搜集和靈活選用,以更好幫助學生進行化學學習。比如針對當下部分企業生產中工業廢棄物直接排放的熱點新聞,老師可以借此來創設問題情境,如工業廢物的主要化學物是什么?化學式是什么?會對人體造成什么危害?又如何對這些危害進行解決?學生在結合問題探究和解決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發揮化學知識的學習作用。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融入更多視頻音頻等素材,老師可以借助其優勢進入對問題情境的科學創設中。比如在教學“蛋白質與核酸”這部分內容時,先利用3D動畫的方式,讓學生對蛋白質與核酸合成過程進行了解,之后讓學生思考一些問題,如含有蛋白質與核酸的物質有哪些,請舉例說明?蛋白質與核酸與人體有怎樣的關系?等等,這類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助推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意義重大,老師需要持續探索創設問題情境的創新方法,在合理創設之下,促使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更為全面的掌握,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能力以及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