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瀾
(重慶市楊家坪中學 重慶 400050)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行,要求廣大的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使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與自主性,促使學生在物理課堂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相關的知識。物理課程中實驗較多,教師可以借助實驗來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現象的過程中掌握物理科學原理,并建立對物理知識的探究能力。眾所周知,實驗不僅是一種科學探究的手段,也是一種能夠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方式。因此,為了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廣大的高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借助實驗這種有效教學手段來實施教學。筆者多年從事高中物理的教學工作,從實際的教學出發闡述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實驗教學的策略[1]。
教師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將其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是值得深思的。物理這一學科實踐性強,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理念付諸實踐,就能夠發揮物理實驗教學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物理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實驗教學的方法,盡量避免用機械化的操作來約束學生,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真正融入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實驗過程達到動手能力強化目的。當學生做實驗的時候,教師盡量不要去打斷他們,而是要為他們提供一些具有開放性特征的實驗,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教師也要允許學生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到開放性實驗室中自己動手做實驗,利用好實驗室的資源,調動學生參與實驗活動的主觀能動性,真正讓實驗成為物理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落地環節。對于實驗教學資源的挖掘,教師也不應僅僅將目光放在實驗室這一維度上,很多物理實驗可以在課下進行,也可以由教師自制實驗教具為學生做好示范。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小實驗,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實驗進行物理概念教學的效果也更加理想。因此,教師對此要不斷開拓自己的教學思路以及空間,找到更符合學生認知習慣的教學策略,讓物理實驗教學不再枯燥乏味。
現在是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已經融入社會的各個領域,將多媒體技術滲入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可以為物理課堂教學提供許多便利。多媒體技術可以圖文并茂的將課程內容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實驗短片,為學生提供示范,學生可以反復觀看,達到學會的目的;多媒體的運用可以仿真實驗室不能進行的實驗,大大拓寬了學生的眼界,了解了物理實驗中的獨特現象。多媒體技術還可以仿真自然現象,比如行星的運動軌跡,可以讓學生清晰地感受物體的運動軌跡,比如在自由落體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放慢物體運動的速度,使學生們清晰地感受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物體的運動軌跡、姿態以及產生的摩擦力等,從而彌補現實實驗中的不足[2]。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攝像機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手法輔助物理實驗教學。例如,教師在進行“電阻定律”實驗的演示時,由于儀器較多,教師在示范時,學生難以全面顧及多種設備上度數的變化,以及難以觀察到實驗過程中線路的改變。這時利用攝像機和多媒體進行結合,將教師的操作過程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現,可以使學生清晰直觀地觀察教師在示范過程中電流表、電壓表的度數變化,以及在實驗過程中線路的改變,有效地提高了教學的可見性。
新課改明確要求在實驗課程上不能再用以往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要求廣大的高中物理教師必須將實驗原理、實驗器實驗過程等一一的講解一次即可,一定要保證學生做實驗的時間充足,每個學生都要親自體檢實驗的過程。可以提倡開展小組合作實驗方式,讓學生們互相討論、共同探討,達到培養孩子們團結協作,自主學習的能力。物理本身就是一門實驗科學,很多物理現象和理論需要通過實驗證實,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一定要重視體驗實驗過程,這樣可以大大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培養孩子們的探索精神,訓練思維和邏輯能力。我們在這里舉一個例子,比如對于探究機械能守恒的過程中,如果單純的依賴教材開展,學生們不但不容易理解,積極性也不高,而通過實驗具體操作,引導學生如何放置擺錘和電光門,具體操作就可以加深學生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實驗技能是比較缺乏的。有的教師由于自己已經掌握了實驗技能,而認為實驗技能的學習很簡單。其實即使是比較簡單的騎車、游泳等技能,哪個人是一學就會的呢,只有通過教師很好的示范作用,學生多操作,學生實驗操作的正確率才會大大提高,教學的吸引力和教學效果才會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廣大的物理實驗教師一定要認識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采取有力的方式推動學生深入學習,當然也要加強物理實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驗學習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過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讓學生在物理實驗學習的帶動之下,強化對知識的認知以及理解,獲得自主歸納和總結能力的提高,在探索、論證的過程中養成探究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