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興德
(重慶市魚洞中學校 重慶 401321)
作為老師,教書與育人應該同時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德應該放在首位,高智商犯罪越來越多,對國家和人民的危害非常大,在基礎教育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緩。中學時代是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如果在中學教育中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在大學時期和參加工作后會出現很多心理問題。現在,我就思想政治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談談一點自己在教學中的做法,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1]。
學習硫、硝酸鉀時可以講黑火藥的制造;學習硅和硅酸鹽時講我國燒制陶瓷的技藝以及我們祖先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學習纖維素時講造紙術以及紙的發(fā)明對人類文明的記錄作出的偉大貢獻;學金屬時講鐵、銅、鋅等金屬的冶煉我國遠遠早于歐洲,為人類生產力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學習糖類時講我國發(fā)酵法釀酒和醋。
1939年中國化工專家侯德榜提出聯合制堿法;1965年我國在世界上第一個用人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牛胰島素晶體;七十年代,我國獨創(chuàng)無氰電鍍新工藝是世界電鍍史上的創(chuàng)舉。電石、煤產量世界第一,合成氨、化肥、染料、純堿世界第二,硫酸、堿世界第三。
通過以上知識的介紹,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在講物質的變化時,如濃硫酸與稀硫酸、濃硝酸與稀硝酸和金屬反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碳酸鈉與鹽酸、氯化鋁與氫氧化鈉、偏鋁酸鈉與鹽酸、碳與氧氣等反應,由于量或濃度不同導致產物不同。講元素周期律時,隨著最外層電子數的變化,元素的性質呈現周期性變化。教育學生平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有些壞習慣看似無關緊要,壞習慣多了,在關鍵時候也會釀成大禍。學習也一樣,只有平時不斷的積累,在高考時才能發(fā)生質的飛躍。
對立統一是宇宙的根本規(guī)律,矛盾的雙方相互制約,在一定條件下又相互轉化。講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與還原本來是對立的,但是統一在同一個反應中。可逆反應中的放熱與吸熱,化合與分解,中和與水解,溶解與結晶都是事物的兩個方面。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的矛盾是一切事物發(fā)展和變化的動力。教育學生可以利用化學知識使兩個相互聯系的對立面向有利于人類的一方轉化,造福人類;人也是矛盾的綜合體,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社會和他人,不要只看到社會的陰暗面。
書寫化學方程式時不能憑空捏造物質,必須尊重客觀事實。教育學生不要相信封建迷信,不要相信邪教,要做一個唯物主義者。
在講元素化合物時,內因是物質發(fā)展的根本,是決定事物內部本質的因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對事物發(fā)展起一定的促進作用。比如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如果不點燃就不生成水,這是外因的作用。但是,不管條件如何改變,也只能生成水,不會生成其他物質,這又是內因的作用。又比如,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能改變平衡,更不能改變物質種類。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只是外因,只能引導他們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如果本人不努力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思考問題,課下不及時鞏固,是不可能學好的。同一個班的同學,任課老師完全相同,每科成績和總成績相差很大,與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記住,內因才是根本。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物質是處于不斷運動和變化之中,世界的物質性和物質運動的永恒性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溶解平衡和化學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宏觀上看是沒有變化,實際上兩個反應一直在進行。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萬事萬物都處于不斷變化發(fā)展中。教育學生,他們現在可塑性很強,成績好或差只是暫時的。積極向上,努力學習,成績必能提高。滿足現狀,甚至不思進取,成績很快就會大幅度下滑。同樣,有錯就改就是好學生,不思悔改,向壞人學習,就會淪為社會的渣子。
在化學實驗的時候,絕對不能弄虛作假,憑空捏造數據。必須以實驗事實為依據,得出準確的現象和實驗數據。教育學生,學習要一步一個腳印兒,腳踏實地,方能進步。考試要誠實守信,不要弄虛作假。當今的社會,誠信尤為重要,失去誠信,就失去了根本。
結合化學家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求真務實精神,學習碳酸鈉時,突出侯德榜那種一絲不茍,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好獻身精神。結合化學史實,如原子論到分子論,燃素說等培養(yǎng)學生懷疑批判精神。結合化學發(fā)展史,培養(yǎng)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
做化學實驗時,教育學生,實驗后的廢棄物不能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水體污染。學習有機高分子時講塑料制品不能焚燒處理,以免有毒氣體污染大氣。學習硫、氮時講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會引起酸雨。學習原電池時講電池使用后不能丟棄,要放在專用的垃圾桶里,以免造成重金屬污染。學習有機物和碳時講響應低碳生活,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作為新時代的學生,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必須牢記心中。
很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垃圾分類,對有用垃圾進行回收處理,節(jié)約資源;講糖類、油脂、蛋白質時教育學生吃飯時要光盤行動;做實驗時盡可能做微型實驗,減少藥品的浪費。如果以后開辦工廠,原材料盡可能就近原則,減少運輸成本。講化學平衡時,要增大易得廉價的物質的濃度來提高難得昂貴物質的轉化率。同時選擇最適合的條件,既能提高產率,又能減少成本。
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有很多內容都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只是根據自己的教學體會作了一小部分的闡述,但愿我微不足道的經驗能和大家分享。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繼續(xù)發(fā)掘教材中對學生成長有利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盡一點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