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珍 刁愛軍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37)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高校都進行了擴招。在這種情況下,就業困難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創業也就成為學生畢業后的一條新出路。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在“雙創”背景下,鼓勵大眾創新創業。因此,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需要進行改革和創新。學校可以通過構建完整的課程體系,開展創新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創新創業、了解當前的市場,為學生后續的創業提供幫助,提高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保證學生以后能夠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
當前,在“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其具體包括:第一,課程設置不合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是就業指導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雙創”背景下,很多高職院校也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校的教學體系當中。但是由于“雙創”背景時間不長,很多高職院校本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和理解也不深,從而重視度不夠,在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時候,容易出現課程設置不合理的情況,課時相對較少,很難真正起到效果[1]。第二,學校師資力量比較弱。相較于其他課程來說,創新創業課程比較新,也就導致很多高職院校缺乏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沒有針對創新創業課程專門聘請全職教師,大多都是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另一方面,部分學校即使想要聘用全職教師,但由于創新創業專業教師比較少,聘請難度也比較大。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大多數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師資力量相對比較弱。第三,理論與實踐沒有充分結合起來。創新創業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創新創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因此,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主流教學方式。然而,從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來看,很多學校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開,導致教學內容出現了嚴重的脫節現象。學生不能通過親身感受來學習理論知識,也很難真正掌握創新創業的精髓[2]。同時,創業成敗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創業環境因素是主要因素之一。很多理論知識的教學如果脫離了實際的環境,就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普遍不好,實效性也不強。第四,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局限于課本。與其他課程不同,創新創業課程教學不僅僅是課本知識的教學,更是創新創業精神、市場環境分析以及相關技巧的教學。因此,其教學內容需要根據當前市場環境與創業環境進行及時更新。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導致教學缺乏實質性的意義,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第五,教學手段單一。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很多教師在進行創新創業教學的時候,依然習慣性地采取說教形式,課堂枯燥乏味,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單一的教學手段也很難將創業過程中團隊復雜學習過程進行描述,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雙創”背景下,想要更好地保證創新創業的教學質量,高職院校就需要結合“雙創”背景,合理地建設課程體系。以下針對“雙創”背景下如何做好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第一,合理設置創新創業課程。在影響創新創業課程教學質量的因素當中,課程設置不合理屬于主要因素之一,且這種現象在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中較為普遍。因此,在“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想要更好地建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就需要認識到課程設置的重要性,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3]。一方面,學校在設置創新創業課程的時候,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設計差異化課程,讓教師進行有針對性教學。另一方面,學校需要保證課時數量,讓教師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創新創業教學。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將創新創業教學與其他課程教學有機融合起來,讓學生在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也能更好地學習創新創業知識。第二,建設強大的師資隊伍。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想要更好地建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還需要建設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保證教師能夠滿足創新創業教學的要求[4]。學校可以與企業界人士合作,引入一些企業相關方面的人才對教師進行培訓,也可以將往屆優秀畢業生請回學校,給學生講解成功的創業經驗,從而保證學校的師資力量。第三,注重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結合。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理論與實踐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如果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就容易影響創新創業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建設課程體系的時候,還可以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充分結合起來,通過理論聯合實踐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好地進行實踐,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學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時候,還需要主動去認識和了解企業結構的產生,然后結合當前的市場經濟情況,設計一些實踐性強的內容,讓學生有更多實踐的機會,如企業繳稅納稅、企業運行機制等。這樣,學生在完成實踐任務的時候,對企業構成與運行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有利于后續創新創業。第四,擴展教學內容。在“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認識到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將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是行不通的,想要更好地保證創新創業教學質量,就需要做好教學內容的拓展。因此,在設置課程體系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引入更多拓展性的教學內容,并且為學生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能夠對當前的創業環境、市場環境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第五,引入多樣化教學手段。教學手段單一很難詳細描述創業團隊的復雜情況,尤其是學生的創業心理。因此,在“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建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時候,需要引入更多教學手段,保證教學內容能夠有效地展示出來。例如,在給學生介紹企業創業背景或者創業者訪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中,通過多媒體視頻讓學生充分理解創業的心路歷程與思想。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更好。
創新創業教育在“雙創”背景下,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的重要教學科目之一。以下針對“雙創”背景下如何做好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策略進行分析:第一,創業意識方面。教師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非常關鍵。因此,在“雙創”背景下,學校可以邀請一些有名的企業家來學校進行講座,給學生講一講創業故事,同時針對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去企業參觀,深入了解企業內部的結構,讓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經營知識、當前的政策法規等進行講解,使學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第二,創業能力方面。學校除了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在“雙創”背景下,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創業小組,然后以小組的形式,給學生布置一些創業模擬任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掌握的知識去嘗試創業。這樣,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能夠切身地體會創業的各個環節,同時還能鍛煉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
綜上所述,在“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想要更好地保證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就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基礎保證。同時,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教師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提高創新創業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