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縣志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湘西 416000)
現階段,高職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差異較大,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好,但也有部分學生缺乏專業知識文化基礎,無法深入理解電子技術專業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常感枯燥,從而對電子專業知識失去興趣,導致電子專業“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策略無法收獲預期教學效果。
以賽促學模式有著較強的獎勵機制作用,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以比賽的形式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和實踐能力有較強的落實性,加上電子專業的創新要求較高,所有學生必須擁有較高專業水平,只有建立在專業知識基礎上才能開展正確且規范的操作,并試著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優化,在實際比賽過程中學生的實踐意識和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是普通課堂教學所無法得到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形成較為直接的專業意識,若與專業出現相一致的內容并迅速做出相應操作則能實現學生專業水平的大幅提高。例如,在進行網頁設計相關比賽時,可以要求學生在不同方面達到最高標準,從而進行電子專業實踐。合理的競賽機制能使學生將所學理論和實踐融合,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目標也會十分清晰明確,能使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愈發熟練,同時,學生也會在這樣的競爭機制下產生較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有效融合和積極探索,這樣的教學模式會比正常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1]。
職業技能競賽能夠確定現階段職業教育的基本方向和潮流,將技能競賽相關內容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對學生培養成為專業性技術人才有不可忽略的積極意義。推動教學內容模式優化改革能為技能競賽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論知識和信息經驗,促進教學技術應用和職業技能的融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職業技能競賽涉及面較廣,部分內容可直接融入課程教學,也有部分需通過小組技能競賽等活動落實,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進行知識接受。此外,將技能競賽、技能鑒定及就業等不同環節相融合,能促使學生通過參加技能競賽獲取成就感并提高自己在行業中的競爭力,為成為專業型應用人才夯實基礎[2]。
在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發展過程中,教學模式的綜合應用可進一步推動專業教學的發展,教師的教學策略需秉承全新實踐模式,利用啟發式教學理念,從不同方面講解授課,從傳統的單方面傳授轉向探討式轉變。課堂這些特征的落實都需要教師從自身知識結構開始轉變,盡可能從原有的傳授式教學轉向全新專業教學實踐模式。這便教師需具備較高水平的專業實踐能力。為落實這一目標,相關院校需開展專業教師項目培訓,提高組織安排能力。此外,電子專業教師需帶領學生參觀社會新型電子產品,了解社會潮流發展趨勢,秉承全新發展理念,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敏感創新源泉。同時,要根據時代發展步伐不斷調整自身專業技能,形成良好人才培養過程,以實現打造專業型應用技術人才的最終目的。
建立起規范的選拔機制對落實競賽教學模式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義。首先,要確定選拔過程,建立完善的電子專業優秀學生選拔制度,之后可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報名,隨后經過一系列選拔流程確定參賽學員名單。其次,要保障競賽項目的常規化、日常化,依據技能大賽相關規定可知,低年級學生所設項目大多為儀器測量和使用元器件裝配工藝,高年級學生所設項目大多為產品安裝調試故障排除診斷,通過競爭機制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選拔出實踐能力強、專業知識豐富的專業型應用技術人才。同時,要單獨承辦管理,確保每一個競賽選手都能夠得到以競賽為基礎的專業訓練,強調對學生個人素質及職業素養的培養。最后,要保留課程特色,依據技能競賽考核項目對每個項目進行分解,按照實際實踐實效的基本原則,在原有基礎上增添競賽課程。同時要制定好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這是開展競技大賽的基本,學院需根據實踐基地經驗、行業崗位技能需求打造人才培養方案,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組織管理制度,保障各大賽工作的有效落實[3]。
在高職院校內培養專業應用技術人才是最終發展目標,院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高職院校可通過不同技能大賽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將競賽與教學相結合,培養社會所需專業型應用人才,從而推動高職院校課程建設實踐、教學改革,不斷提升技能人才培養水平,打造良好的技能學習氛圍,展現出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對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工作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