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肖
(陜西省西安市經開第一學校 陜西西安 710000)
青少年的成長是國家發展的希望,在當前經濟發展的背景下,人才競爭成了提高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我國未來的發展還要靠青少年,教師要培養人才,發揮我國人力資源的優勢,加強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教學,讓學生健康成長。教師要觀察學生的生長狀態,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學生能跟上教師的腳步,確保教學體系的創新,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要每天進行鍛煉,而且在課程安排過程中,都會有大課間活動及體育課,所以說,學生的鍛煉時間是有限的,但很多教師卻沒有充分利用鍛煉的時間、規范學生的鍛煉習慣,導致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鍛煉也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由于沒有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所以很多學生回到家之后,并不會主動進行鍛煉,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看電視、玩手機等休閑娛樂活動上。而且,現在的小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會過分偏愛學生,學生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會做家務,生活中也缺乏基本鍛煉,這不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1]。
睡眠休息時間不足也會影響學生的體質健康。很多小學教師給學生留家庭作業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留過多的作業導致學生寫作業太晚,不能很好地休息。在學生身體各個部位都不能得到休息和放松時,身體狀態也會變得很差。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增加學生的營養攝入,進而強化學生的體質健康。據調查,很多小學生都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吃一些垃圾食品,如各種燒烤、油炸食品、零食等,導致學生營養不均衡。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出現挑食等問題,不愛吃蔬菜,每次到了吃飯的時候不吃飯,餓了就吃零食,這樣的生活習慣不利于學生身體的成長。還有一些學生沒有吃早餐的習慣,經常因賴床睡懶覺而錯過吃早飯的最佳時期,這會影響學生的飲食習慣,再嚴重的話還會引起慢性疾病,對學生的體質會有很嚴重的影響[2]。
大部分學校都認為體育對學生的成績影響不大,過分追求升學率反而忽視了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但體育課在小學教學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僅是促進小學生進行鍛煉的途徑,更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載體。還有一些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落后,認為學生只要不生病就是達到了體質健康的標準,所以對學生的體育鍛煉不重視,這都不利于學生的體質健康。
在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的過程中,首先要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并愛上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進而讓學生進行主動鍛煉。首先,教師和家長要認識到,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基本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所以,家長和教師也要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積極配合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增加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機會,在鍛煉和運動中培養學生的體育思想。其次,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讓學生注重飲食健康,平時在吃飯的時候注重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學校要加強對營養知識的宣傳教育,向學生普及健康飲食的重要性,規范學生的飲食習慣。
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教師要明確體育鍛煉的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身體狀態,合理安排運動量,讓學生可以慢慢接受體育鍛煉,并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熱情。教師要避免安排超負荷的運動量讓學生運動,否則難以保證學生的運動熱情和運動效率。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態,制定合理的鍛煉方案,讓學生可以在明確的方案中進行有目的性、針對性的鍛煉,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體質,讓學生可以在計劃中愛上體育鍛煉。另外,教師也可以制定一些家庭鍛煉計劃,讓學生在家和父母一起跳繩、打排球、打籃球等,讓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好習慣。其次,教師還要減輕學生的負擔,重視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不要為學生安排太多的學習任務,過大的壓力會使學生喘不過氣,這也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3]。
教師還要豐富體育鍛煉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可以在玩樂中增強自身的體質,進而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首先,教師要明確了解不同的體育運動,知道每項運動的作用,然后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安排。比如,一些有氧運動,如跑步、跳繩等,可以增強心肺功能,而一些無氧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在不同的鍛煉中,發展學生的不同運動素質。將不同的運動進行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體育鍛煉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好課堂教學節奏,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教學內容,這樣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不僅能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4]。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校園內的教學資源,利用校園中各個不起眼的小場地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并豐富體育鍛煉的形式和內容,充分保證學生每天的活動量,保證學生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比如,在學校體育場被其他班級使用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校園中的小花園或空地進行體育訓練,讓學生在有限的體育場地進行體育活動,如說跳繩、跳遠等簡單的體育活動,增加學生的活動量。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鍛煉過程中,教師要分析影響學生體育健康的因素,并積極探索解決對策,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并培養其終身體育的意識,明確體育鍛煉的目標,合理安排運動量,合理選擇鍛煉內容,優化體育鍛煉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