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波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浙江紹興 312300)
微課教學方式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有效方式,將建筑專業知識借助短視頻的方式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清晰掌握,有效學習,可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建筑專業知識,并將原本枯燥的建筑知識生動講解,形象展示,能全方位激發學生對建筑知識的學習欲望,從而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
建筑專業知識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其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距較遠,加上學生本身缺乏有效的實踐經驗,所以學生學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對此,教師可借助微課的方式,將建筑專業知識點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建筑實踐知識,掌握建筑專業內容,奠定學生建筑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同時,建筑專業知識具有前瞻性與新型性,教師借助微課的方式將先進的建筑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結合教材內容展開深入講解,即使所教學的知識比較深奧,但通過微課的展示,讓學生進行觀看與學習,能使學生直觀了解建筑專業知識,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1]。
基于信息技術的微課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縮短教師的課堂講解時間,還可以在課堂上創設自主學習的氛圍,引領學生展開深入的思考與探究,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中職建筑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建筑基礎知識的教學,首先注重微課資源的選取,選取優質的微課資源,為學生進一步呈現優質的建筑知識點,便于學生充分理解與掌握,并逐步激發學生對建筑知識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講解建筑新型材料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并不怎么接觸新型材料,教師應合理選擇微課視頻內容,借助微課的方式為學生呈現新型建筑材料,便于學生初步掌握新型材料的特點及科技性,鞏固學生的建筑材料知識基礎,并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視野。
由于中職建筑專業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學生在具體學習中對建筑知識的了解并不是十分深刻,導致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時常出現失衡現象,這不利于中職建筑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此,教師應關注方法培養,創新中職建筑教學模式,合理應用錄屏模式,集結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內容,將重要環節錄制下來,并進行具體的操作與編輯,上傳到網絡平臺,讓學生進行下載與觀看,對其中有問題的地方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流,教師進行線上答疑,解決學生的疑問,實現特色課堂的構建。
例如,講解投影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講解投影的概念,并詳細介紹中心投影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能無法有效掌握。因此,教師不妨借助錄屏的方式,將課堂上的概念知識進行錄制,并分類進行錄制,便于學生了解平行投影與斜投影法等基礎性概念,最后利用微課生動地實現三面投影圖上所反映的方位,之后將課堂錄制微課內容上傳到網絡平臺,便于學生自行下載學習,對于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教師高效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實現微課構建特色課堂的目標。
在中職建筑專業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微課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課堂學習進行有效的優化指導,在學習之前,組織學生共同觀看微課,初步了教學內容,學生反復觀看、暫停與快進等,合理掌握學習節奏。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自由討論,教師借助微課判斷學生的討論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指導,進一步實現構建智慧微課教學的目標[2]。
例如,針對屋頂展開教學的環節中,教師組織學生觀看微課,在微課中簡要介紹屋頂的結構,包含屋面、承重結構和頂棚三個基礎部分,之后教師提出如何對平屋頂的排水進行有效設計,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探討,在探討中了解平屋頂的設計應有一定的坡度,確保排水。之后通過微課方式了解到學生對排水方式局限在坡度層面,對排水方式缺乏深入探究,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從無組織排水到有組織排水等進行探究,了解兩者的優點與劣勢,促進學生高質量完成中職建筑專業課程教育目標。
在當前的中職建筑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新,為中職建筑課堂提供新鮮血液,注入全新力量,可借助微課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領學生深入其中,感受與掌握中職建筑知識,完善學生整體學習環節,幫助學生在微課學習下提升學習效率,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