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芳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實驗小學 吉林松原 131400)
2020年春天,在時間的洪流中只是剎那,但在我們每個教育者的時光軸里注定是永恒!冠狀病毒疫情,九洲閉戶禁足宅中,大中小幼學生,只好借助現代網絡停課不停學。疫情把整個教育推向背水一戰的境地,逼迫全體教師大膽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式方法。危機也是轉機,困境也能化成順境,特殊勢態下,“互聯網+教育”的經驗在實踐探索中誕生。
線上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授課形式有哪些不同?我要教什么,怎么教?學習效果如何反饋和判定?教師和學生需要哪些網絡技術支撐?有哪些教學資源可以利用?一系列問題隨著國家、省、市、縣防控抗疫“停課不停學”的指令和部署,逐漸由模糊到清晰,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我校快速制定線上教學工作方案,確定線上教學目標、教學思路、方式方法和教學資源的利用和選擇。
2月17日,隨著中國教育臺推出“同上一堂課”空中課堂直播課程,讓我們與竇桂梅團隊的清華附小名優教師“如約相遇”。同上一堂課,聆聽清華附小名師的語文教學,解鎖清華附小預學共學延學模式,落實實驗小學“兩實兩有”課堂理念,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憧憬著線上教學的豐實與充盈。
2月17日是全體教師原計劃開學的日子,也是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CETV4)“空中課堂”開課的日子。由于延遲開學,我校全體語文教師在家打開電視和網絡平臺替學生率先“預學”,并結合電子教材和教學參考書開始居家備課。清華附小“預學共學延學模式”深深吸引了我們,于是學校組織各教研組齊聚云端,借助云視訊等平臺開啟線上教研模式,通過直播、視頻會議、微信交流等方式開展年級組集體備課教研。學校業務領導與學校教師進行研討,為線上指導精準把脈,解決困難與問題,并提出利用“預學共學延學”模式,落實我?!皟蓪崈捎小崩砟畹木€上實踐探索。
2月21日,市學院下發單元教材培訓的視頻資料,老師們如飲甘露般學習充電??h教研員老師組織微信群交流學習體會,一篇篇學習感悟吐露出他們內心的喜悅和成長。
學校為所有語文教師提供基本的教學流程:教師布置學習任務(設計問題或設計預學單)—學生帶著任務,利用資源自學(包括閱讀教材、平臺課程學習等)—師生網上共學交流(互動答疑、任務檢測等)—學生延學(完成課時作業和實踐活動等)并提交—教師批閱作業。
學校為師生推薦可利用免費利用的教學平臺,如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CETV4)“空中課堂”的各種網絡回放平臺滿足學生課程學習的需要。推薦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松原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等學習資源平臺;推薦云視訊、釘釘等教師備課和師生答疑平臺;要求利用“人人通空間”和班級微信群等平臺實施學習任務發布和提交。不同年段的教師選擇適合自己班級的平臺和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同時,語文教師班級通過微信群發布新學期寄語、致家長的一封信、班級學習計劃、班級課程表,向家長傳遞學校線上教學流程和要求,培訓家長和學生各種平臺使用技術??芍^線上家校共育,網絡連接真情。
清華附小“預學共學延學模式”以“預學單”“共學單”“延學單”為工具,打通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學習通道、打破學生學習過程的界限;采取“自主提問和交流反思相結合、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在“問題驅動、情境調動、工具撬動、平臺互動”中,學習知識,積累經驗、發展思維、運用方法、形成素養,從而使學生會學、樂學,有意義地學。這個模式適合學生居家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實驗小學提倡的“兩實兩有”(即實現課堂的“真實性、扎實性、有用性、有效性”)課堂理念有效保證了線上教學的效率,二者和諧共振相得益彰,使師生能合理利用居家疫情防控的時間,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前提下,完成停課期間的線上學習的任務。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校提出了“打造三學課堂、踐行兩實兩有”的教學方針。“三學課堂”:“預學—共學—延學”。其中“預學”這一環節放在課前,主要通過“預學單”的引領,引導學生對新課進行自學,在預學中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發現疑難問題,并帶著準備和疑問走進課堂,每節課的開始先進行預學匯報。這一過程,我們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生生互動。具體形式如下。提問:對方沒講明白時;補充:對方沒講全面時;質疑:對方觀點有漏洞時;辯論:對方模棱兩可時;反駁:對方觀點錯誤時。這樣,課堂就會呈現出教師適度隱退、學生占據主動的狀態。同時,教師可以更深入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并據此有計劃地展開教學,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叭龑W課堂”的實施有利于“兩實兩有”教學理念的落實,“兩實兩有”即真實性、扎實性、有效性、有用性。首先,在“預學”環節,我們用“預學單”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可能學有所得,這樣就會有一定的成就感,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都會有所提升,這樣的過程無疑是有效的、有用的,學生經歷了學習過程并學會了,也能體現教學的“真實性和扎實性”,如果學生學而未得,預學單中會安排學生看書、操作、或者查閱資料等活動,讓探索學習貫穿預習的始終,即便有的學生始終有疑惑,那這個疑惑也是更深層次學習的體現,疑問的深度,反映了預習和思考的深度。這些同樣能夠體現教學的扎實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共學環節解決的是預學及匯報中仍然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合作目標明確,同時大家都會有一種“憤悱”的狀態,會使合作學習更加積極有效,改變以往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的、圖熱鬧的、浮于表面的狀態,從而體現教學的扎實性和有效性。“延學”環節,讓學生帶著更深層次的問題在課后繼續思考,鼓勵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夠體現教學的有用性。后續我們將以語文學科為突破口,發揮學科優勢,帶動全學科有序開展;以教研組集體研究三學模式為重心,帶動組內教師共同有效實施開展,實現由學生的“學”帶動教師的“教”;以培養學生獨立自學能力為前提,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以學生學會為底線,逐步實現學生會學、樂學、有意義地學。
舞臺再大,你不上臺,就永遠是個觀眾;能力再強,你不行動,就只能看別人成功。線上教學的大舞臺展示了小人物強大的行動力,線上教與學的方式促進了師生的成長與提升,拓寬了家校共育新途徑。
豐富多彩的網絡教學資源,拓寬了教師教育視野和途徑。教師在課程資源的學習中增強了課程意識和效率意識,提高了統籌能力。尤其是“同上一堂課”空中課堂直播課程,清華附小優秀語文教師的呈現的一個單元的完整語文課程,使我校語文教師在統編教材全面實施的初期,單元整體備課的目標落實、課時學習任務的設計、學習效果的檢測、導學方法的深度思考等方面有了質的提升。清華附小“預學共學延學”模式有力填補了我校課堂教學提倡的“兩實兩有”課堂理念,讓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格外關注學情,關注學習學生的過程和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在網絡課程回放,直播教學互動中提供示例、支架助學,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這是線上導學的突出特點,這樣的變化在客觀上彌補了線下教學的缺失。
線上學習給教師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挑戰,但線上學習方式也為線下學習提供了新思路,線上學習將成為線下教學的有益補充,線上和線下混合教學將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