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祥
(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撮鎮中學 安徽合肥 231602)
微課是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的產物,有著時間短、信息集中化、可移動觀看學習等多種優勢,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基于微課開展初中英語分層教學,能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充分明確“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學習水平進行自主學習,可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1]。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前預習階段對學生有重要作用,學生通過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能對即將學習的英語知識進行自主學習與知識梳理,在預習過程中明確學習重點,在課堂上更有針對性地學習。然而,部分教師在設置預習目標時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為學生設置統一的預習目標,導致部分學生在預習時難以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在基于微課引導學生預習時,應在微課中為學生分層設置預習目標,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知識。例如,學習“Life in the future”時,教師在進行微課制作時,可以將預習目標分層,“能夠初步學習calculator、computer、email等本堂課所要學習的生詞,嘗試閱讀并背誦這些單詞詞組”“嘗試翻譯課文中的閱讀,理解閱讀的大致內容”“能夠在預習過程中初步學習一般將來時will do的用法”,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在微課中明確生詞的讀音以及閱讀內容中重點詞匯的解讀,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水平進行預習,循序漸進,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使學生能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針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在英語課堂上,不同的教學目標也會導致不同的教學效果,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為學生布置統一的課堂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完成目標,部分學生難以達成目標,會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基于微課開展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教師應運用微課將課堂教學目標分層,引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索,逐步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信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例如,學習“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學生準備不同的微課,針對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在微課中重點為學生講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匯詞組,并帶領學生學習形容詞的比較級,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基礎知識;針對學習水平一般的學生,教師在微課中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通過抽象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地點及地理特征的比較,能夠用比較級來初步造句;針對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在微課中應側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在微課中為學生展示基礎詞匯詞組以及比較級的應用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故鄉、國家等進行英文說明,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充分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2]。
課后練習一直都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完成課堂學習后進行復習鞏固、查漏補缺的重要途徑。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常常面臨“練習難度過高”等情況,在進行課后練習時倍感吃力,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下降,不愿進行練習,學習質量自然受到影響。基于微課開展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教師應將課后練習用微課進行分層,因材施教,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查漏補缺,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例如,學習“A famous story”時,教師可以將練習錄制到微課中,引導學生進行碎片化的學習,練習題設“基礎題”與“提高題”兩種難度,分為兩個微課,在基礎題中,有問題“When he went to America at first, he felt(陌生的)”等,主要考核學生對基礎詞匯的運用能力,在提高題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為學生創設作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后根據課堂上“tired、 nothing”等重點詞語以及“The white rabbit was looking at it’s watch”等重點句式引導學生進行造句,基礎題是學生必須完成的部分,提高題則是學生在完成后可以自由選擇是否繼續做,將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基于微課開展英語分層教學,能夠真正體現“因材施教”理念,做到“以學生為本”開展教學,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教師應深入發掘微課在初中英語分層教學中的運用方法,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學有所獲,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