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健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中心小學 甘肅金昌 737100)
所謂的小學英語分層教學就是英語教師充分地結合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來進行有計劃的、有針對性地、有目的性的指導教學,通過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來進行分層教學設計。在農村小學英語分層教學過程中滲透英語學科素養,讓學生們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敢說、會說以及會寫,幫助學生們樹立英語學科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的良好發展,實現共同進步的教學目的,從而推動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進步和提升。
自我國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農村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重點已經轉變為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主要的教學目的還停留在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展,農村英語教學的目的也在向多元化的綜合目標發展,這對于我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以及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農村小學英語在實際的教學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還是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比如由于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自身業務水平和自身素養有限,導致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對小學生英語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單調,對于小學生們的價值觀、情感投入過于表面,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另外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在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很少引用英語來跟學生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溝通,這嚴重地影響著小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培養和提高。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綜合的考量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學習態度以及思維方式等等,努力轉變自身教學理念,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綜合素養,不僅僅只是把語言知識、技能的掌握作為英語學科的教學重點,還要提高對學生們各項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的重視,幫助小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小學生們可以在英語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自主學習探究,從而有效的培養小學生們的英語學科素養[4]。
小學英語學科素養包括了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自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人文素養和學生知識技能共同發展以來,就對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培養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科素養是現在社會特別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小學生們的語言能力是對語言的理解以及思維意識表達的能力;文化意識是理解各國的文化內涵,充分的尊重文化差異;思維品質是其自身的思考分析能力,在英語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多元化的思維活動;而學習能力指的是獲得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這些都是貫穿于整個的小學英語教學之中的,同時也是對小學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農村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積極地落實因材施教教學目標,充分的運用好分層教學,有效的為學生們進行英語學科素養的滲透[1]。比如在weather內容教學時,英語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們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來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然后通過指定教學目標來有效的為學生們滲透英語學科素養。英語教師可以讓基礎型學生們將與天氣情況相關類的單詞來進行記憶,中間層次以及高層次的學生們既可以鼓勵他們對It‘s warm/hot/cool in...舉行進行練習,在此過程中英語教師一定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和指導,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還可以進行相互的對比,使學生們之間可以進行借鑒,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英語學科素養。另外英語教師還可以將中間層次的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但一定要全面的兼顧到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可以提前設置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來有效的提升一部分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自信心,另外在設置一些拓展性的問題,使另一部分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英語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來有效地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和交流,使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從而有效的幫助學生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當前農村小學英語學科的實際教學中,“統一進度,不同要求”是分層教學模式的基本原則,這也就要求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來進行不同學習任務的分配,以不同難度的英語問題來驅動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以此來有效的提升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欲望。同時在后期的實踐教學中,英語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主體意識的深化,科學合理的安排分層探究任務,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從中獲得成功的學習機會,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實現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2]例如My family這節課時,英語教師就可以制定這樣的不同的學習任務,來讓每一個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程度進行自主學習計劃的安排:①說一說自己的家庭成員;②搜集家庭成員的英語單詞讀一讀;③會用本節課中的經典句型來對自己家庭成員的介紹。又或者在Animals in danger后續授課為例,英語教師就可以要求基礎組學生找尋與動物相關的詞匯、詞組等,以此來是這部分學生可以自主的解析教學知識,并且可以通過對知識的了解來獲取對英語教學內容的基本理解。而對于中間層次的學生,英語教師可讓他們在掌握語言知識難點后,自主的探究文本與野生動物相關的內容,同時需要分析出文本邏輯性知識框架。另一部分學生英語教師可以引導他們以“Save animals from danger”為話題來進行書寫文本,然后再提煉出文本信息,再將自身的情感認知進行添加,以此來全面的表述自己的英語閱讀見解與感受。英語教師通過這種不同的學習任務分層,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們的英語學科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
目前書面書寫類的作業是農村小學英語學科常見的作業形式,而課后的作業是對當天課堂上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進行鞏固強化的一個重要的保障措施。而在農村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在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有所差異,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布置書寫類的英語作業時,就可以依據作業的難易程度進行分層設計,以此來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可以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同時還可以是學生們都可以在自己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取得最大的進步。農村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英語水平一直處于動態的變化過程,英語教師需要積極的進行定期的英語水平能力測試來進行分層變動,以此來確保作業分層的教學目的,從而實現學生們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例如
Would you like a pie?的課后作業布置,英語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學會相關語句的同時,學生也學會利用Yes,please等詞匯來進行表達。課堂教學結束后,英語教師就可以根據本節課中的重點知識進行課下作業的設計和布置:①運用Would you like…? Yes,please,等來進行對話,同時需要將對話進行書寫。②運用Would you like…? Yes,please,No,thank you等寫出相關的語句。③從課本中找出四句包含本單元重點舉行的語句進行摘抄,將本節課中所學習的重點詞匯抄寫三遍。英語教師通過書面作業的分層設計和布置,是學生們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真實英語水平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來進行完成,此種方式非常迎合新課程標準中的以生為本的教學要求,同時對于學生們的英語學科素養的養成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
綜上所述,農村地區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了英語教師的工作難度有所加大,所以再具體的小學英語學科素養的有效滲透措施中,英語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積極的調整教學策略,轉變教學理念,提高英語學科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根據學生們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個性化學習需求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地分析研究,時刻的保持創新的教學精神,以此來保證學生們可以在不斷地嘗試中收獲更多的英語學習能力,從而有效的實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