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
(重慶市融匯·清華實驗中學校 重慶 400054)
2020年,因為疫情,一場全國范圍內的“停課不停學”的行動有聲有色地開展了起來。教學陣地從三尺講臺轉移到“空中課堂”,教師化身為主播,家長換角為督學,從開始的手忙腳亂到之后的漸入佳境,教育教學工作順利推進、穩步開展。
為能確保老師能夠盡快熟悉“釘釘”平臺,英語教研組從2月伊始就開始行動,馬不停蹄地認真落實上級通知精神,精心組織開展線上教學工作。三個年級備課組通過各種方式分別召開籌備會,由備課組長提出教學建議,分享各種網絡教學資源并指導全體教師如何利用線上課堂平臺有效地為學生授課,老師們集思廣益,提供了諸多良方。隨后,老師們自學操作方法并進行實踐,熟練掌握如何直播,如何上課,如何發布作業,如何檢查點評。并隨時在網上分享感受、交流釘釘的使用心得,確保2月10日正式開課前每位老師都能順利上手。
同時,因為學生也是第一次使用“釘釘”,而且英語作為語言類學科,需要大量課堂操練、師生互動等環節,因此也要進行相關的培訓,比如如何用手中的各種設備連麥,遇到技術問題如何解決等。為確保萬無一失,2月9日,全體英語老師配合班主任在“釘釘”上發起了一次直播,讓學生親自體會、反饋問題。此外,由于時間上的限制,課前預習顯得尤為重要。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老師們群策群力,分工協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知識點、甚至課本、教參、習題等整理歸類,第一時間發給學生進行預習。
通過前期的充分準備,老師們在線上課堂變得得心應手、輕松自如;孩子們也在其中受益匪淺、樂趣無窮。
通過屏幕分享模式,老師們可以像在教室里上課那樣,播放PPT。利用連麥功能或語音輸入或讓學生將答案直接輸入對話框,可以讓學生參與互動,老師及時得到課堂反饋,掌控課堂節奏。直播結束后,釘釘會自動生成直播數據,老師們可以直觀地看到哪些學生觀看直播和缺席學生情況。同時,也可充分發揮課代表的作用,在上課前進行簽到統計并將情況告知班主任。確實有特殊原因無法觀看直播的,我們在課后提醒學生觀看回放,由家長監督。
同時,據學校要求,配合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不少英語教師從生活實際出發,將疫情防控的知識和科普素材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如,教學生學唱抗疫改編歌曲“Fight The Virus”,“We Are The World”,以及觀看短視頻“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Wuhan coronavirus”;還有的老師將世衛組織、國際主流媒體的報道和一些科普短文進行改寫,結合初中要求的英語知識點讓學生進行理解。這既是師生共同提高的途徑,也為后面可能出現的此類考題進行準備。
從某種意義上說,網上課堂對老師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尤其是語言類學科長期要求進行的朗讀、背誦、聽寫等,如何監督落實,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反思。三個年級的英語備課組在每次白天上課之后幾乎都會在晚上由組長召集,積極進行反思與經驗總結,為下一次的教學效果提升奠定基礎。
反思之一:如何將當前學校正在著力打造的“自強”文化融入到我們的教學工作中。英語學科具有其特殊性,大量的工作需要學生課后獨立完成,如早晚課文朗讀、背誦,單詞短語的聽寫等。在平日的課堂上,有鈴聲的催促,有老師的監控,有組員的比拼。而現在,更多的時間掌控在他們自己手中,因此,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但有的孩子自律性不強,需要一個引領的過程。我們目前的做法是,課后要求學生通過釘釘家校本、一起中學、班級微信群及qq教學群等反饋學習收獲,上傳聽課筆記等,老師通過數據及時監測孩子掌握情況,并細心檢查孩子提交的作業,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同時,對于聽寫、默寫、讀書、背誦課文等任務,家長可以通過釘釘的家校本、圖片、視頻、錄音等方式提交。老師檢查完作業之后還可以給學生評語并將評語同步發送給學生家長,讓學生家長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孩子作業完成情況。
反思之二:如何繼續鞏固學?!靶〗M建設、積極課堂”的成果。經過學校大力推進,我校的“積極課堂”成果可喜,正在不斷完善、優化。但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教學部署。一開始上網課時,老師和學生都覺得一下失去了一個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的依托,有些無所適從。教研組為此專門開會進行了研討,老師們一致認為,網絡課堂其實就是實體課堂的時空延伸,建立網上小組研學群完全可行。在老師的統領下,各小組由組長牽頭,互幫互學,隨時答疑,并進行評分。從幾節課的實施情況來看,雖然存在部分小組評價反饋不及時、統計數據不太直觀、有監控盲區等,但只要繼續完善,是完全可行的。
反思之三:英語學習的長遠意義。英語“新課標”早就指出要把英語作為一門“活”的學科來教,突出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這次疫情,應該說在諸多方面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提供了鮮活的樣本。從世衛組織對新冠病毒的英語命名,到全球主流媒體對此次疫情的持續跟蹤報道,到各國人民對中國、對武漢的聲援和慰問,到鐘南山院士全英語接受路透社采訪,我們完全可以告訴學生,英語不僅是一門考試學科,更是中國與世界對話的橋梁,是讓你能更寬泛更直接地接受吸納國際最新信息的渠道,也是提升思維、改變視角強有力的工具。如何與時俱進,讓自己和自己的課堂更加結合現實是我們正在面臨的挑戰。
在當期科技飛速發展和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形勢下,教師在集體備課過程中要整合線上線下教學的優勢,創設語言環境,挖掘語言素材,優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我們期待通過后續深入研究,繼續指導教學,提升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