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利華
(重慶市酉陽縣麻旺鎮中心小學校 重慶酉陽 409806)
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教學環節相互促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讀寫教學環節的結合,能夠在大幅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提高。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明確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的重要性,規避閱讀和寫作教學單一進行的不足,對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進行全面的探索和實踐,將讀寫結合起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學生的綜合性發展為目標,為了實現此教學目標,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得以廣泛應用。在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還能夠讓學生積累豐富的閱讀材料和習作素材,能夠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為其高質量的寫作奠基。
小學生年齡小,閱讀經驗少,還不了解閱讀的價值,對閱讀的興趣不高。在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明確閱讀對自己寫作以及自身發展的幫助,在提高學生對閱讀認知的同時,主動進行大量的閱讀,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能夠讓學生探尋到最佳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生接觸閱讀時間少,閱讀的經驗和能力不足,通常閱讀時的難度較大,即使在老師對文章反復講解之后,學生可以理解文章的意義和情感,但在缺乏鞏固學習環節時,學生難以對文章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解。通過將讀寫結合起來的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仿寫優美句子的機會,能夠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能夠端正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態度,從而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轉換閱讀和寫作,在以讀促寫和以寫促讀的過程中,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1]。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這些優秀的文章都有著清晰的脈絡,老師在實施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脈絡進行理清,并提煉大綱,有利于學生后續寫作的順利進行。比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課文時,此篇文章雖然有多個段鸞,但是文章的脈絡卻十分清晰,老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在了解文章思路的基礎上對大綱進行提煉。通過正確大綱的提煉,就表明學生對整篇文章的思路進行了正確把握。在此種閱讀教學情況下,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掌握的文章思路,重新寫一篇自己想要表達中心情感的文章,既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有效的寫作思路,又能夠實現讀寫的結合和轉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需要老師將教材中的為本作為讀寫結合開展的載體,通過深挖文本的方式,對讀寫結合的點進行探尋,實現讀寫的完美結合。
①仿寫
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模仿能力極強,閱讀的文本就能夠為學生的仿寫提供豐富素材。仿寫是以讀促寫的具體表現,是讀寫完美結合的重要進行手段。比如在教學《松鼠》課文時,此篇課文對松鼠的外表、習性等進行了介紹,學生通過對此篇課文的學習,可以利用文章中所用的方式對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觀察,對其特征和習性進行了解,這樣就可以順利地開展仿寫活動,在實現對學生觀察能力和協作能力培養的同時,取得理想的以讀促寫教學效果。
②續寫
續寫一般是圍繞文章的留白部分進行的發散思維與創作。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具有留白特點,為學生的續寫提供了有利基礎。比如對于沒有明確結尾的課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想象,在想象后對課文的空白進行填補。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對課文有更為深層次的理解,并促使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③改寫
改寫是在對文章進行透徹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的結構和敘述方式進行改變,對原文進行重組。比如在教學《牛肚子里旅行》課文時,由于此篇課文具有驚險的特點,很多學生對其十分喜愛,在學生地課文了解之后,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改寫,既可以對故事的情節進行改寫,又可以對故事的結局進行改寫,讓學生對自己獨特的想法進行展現。通過學生的改寫,不僅實現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還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地深入。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只有激發學生讀寫的熱情,才可以最大限度保障讀寫結合教學的效果。考慮到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優秀作品展示在激發學生讀寫熱情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具體而言,老師將優質的文章進行展示,讓學生在交流中對其優質的原因進行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不再排斥讀寫,激發其讀寫熱情。另外,在學生們閱讀文章后完成創作后,老師可以增設自評、互評以及老師評價的活動,讓學生在反復修改后,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一這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和肯定。在學生獲得讀寫成功結合的經驗后,能夠更好地保持其讀寫熱情[2]。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能夠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讀寫結合學習機會,促使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