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蓉
(重慶市酉陽桃花源小學 重慶酉陽 409800)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為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為各學科教與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保障了小學數學課堂教與學的效果。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調查發現,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的研究文獻十分多樣,筆者將自己閱讀的大量文獻與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結合,提出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個人建議。
在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之下,教育領域中涌現了電子白板、一體交互機以及投影儀等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時,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極為有利的局面。具體而言,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1]。
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小學生成為了數學課堂學習的主體,只有他們對數學知識產生主動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興趣,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開展效果。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每節課的教學流程都大致不變,在缺乏趣味性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參與學習的難度極大。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結合,老師能夠借助其聲情并茂的影像元素,喚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從而進入主動探究和自主學習之中,讓其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新課改背景下,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工具的探尋從未停止。尤其是對于數學抽象性較強學科的教學而言,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將那些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具體的方式進行呈現,讓學生能夠依靠其形象思維對知識進行理解,既能夠優化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極大程度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又能夠促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促使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有清晰的畫面、動聽的聲音,還有涂色、照相以及播放等功能,所以老師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確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優勢,要善于利用這些優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多感官參與學習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另外,在對電子白板使用過程中,能夠為老師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利用這些資源對教學情境合理創設,就能夠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優化,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2]。
比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老師可以先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有沒有玩過七巧板?七巧板能夠拼出不同的圖案,而且每個圖案都十分的漂亮,今天老師就為你們帶來了一副七巧板,大家一起來看看能夠拼出多少種圖案?緊接著,在利用電子白板呈現的過程中,可以先為學生展示七巧板的一部分圖案,讓學生對其圖案進行猜測。之后巧用電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將剩下那部分的圖案進行逐一展示,讓學生以完整圖案對自我的觀點進行驗證。最后,猜對的學生十分的激動,猜錯的學生還想要再次進行猜測。利用電子白板創設趣味教學情境,能夠為學生營造十分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讓全體學生都進入新課的學習之中,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數學是一門思維性較強的學科,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但由于數學知識具有的抽象特點,使部分學生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透徹理解,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此時,如果老師能夠將多媒體技術引入重難點知識的教學中,那么就可以在化抽象為具體的教學中,幫助學生真正完成對重難點知識的學習,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也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三)》一課時,需要讓學生對圖形的旋轉、平移和對稱進行學習,如果僅靠老師的語言反復講解,學生的學習會處于十分模糊的狀態,此時如果老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各圖形的變化動態進行直觀呈現。如,根據小學生喜歡動畫片的特點,將他們喜歡的動畫人物進行平移、旋轉和對稱,學生對變化前和變化后動畫人物的觀察和對比的過程中,會將自身的直觀思維與分析思維結合起來,讓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強化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雖然老師會為學生布置課后復習作業,但由于課下缺乏對學生的引導,使很多學生對復習不重視,復習時沒有思路,導致他們的復習效果不理想。因此,老師可以將微課用于課后復習階段,提升學生課后復習的效果。
老師在對制作課后復習類的微課時,其類型可以比較多樣,如前后知識銜接類的微課,難題微課,易錯題微課,拓展數學文化類微課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復習需要和時間,選擇對應的微課視頻,幫助每一位學生都及時查漏補缺。另外,老師還要善于利用在線平臺與學生溝通與互動,及時給予他們一些針對性的輔導,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進行高質量的課后復習。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重大,老師要把握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勢,將之引入不同的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生動有序的學習中,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進而實現對高效化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