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銳
(重慶市秀山縣第一中學校 重慶秀山 409900)
新的科技革命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作用和教學價值也得以明顯的體現。但是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不能客觀的分析其教學優勢,僅僅用在公開課或者優質課中,許多先進的教學觀念并沒有徹底與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課堂教學形式仍然相對比較被動,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沒有得到全面的開發,這樣的狀況無疑會影響學生的深度學習。為此高中地理教師根據這一實際情況,妥善地進行信息技術的運用,從不同的教學角度進行課程的思考,研究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教學策略,賦予課堂現代化的氣息,展現信息技術自身的魅力,讓學生的自主體驗更為豐富多彩,從而真正提升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的主觀意識。在高中地理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方法如下:
微課教學是信息技術得以推廣的重要方式,也是網絡技術得以靈活運用的主要路徑。作為高中地理教師,要靈活的運用微課教學,以簡短形象的方式形成完善的地理體系,按照一定的順序,由淺入深層次分明的為學生提供地理學習的目標,采用翻轉課堂,加強課內外知識的有機統一,強化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學習范圍得以更加全面和廣闊,幫助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的意識和水平。比如說,教師可以圍繞“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設置微課視頻,在視頻中提煉教材中所表達的主要地理觀點,并將網絡上搜集的有關持續發展戰略實踐案例引入視頻當中。讓學生通過視頻直觀觀察,并以小組的方式就自己的主觀看法進行互動和交流,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形成準確的地理觀念,對國家的戰略發展策略加深理解,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將微課視頻進行有機整合,構建成完整的資源儲備中心。以便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在課上的學習表現,利用課下時間自主檢索學習素材對具體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和內化,從而保證學生的地理學習效果獲得全面性的提升。
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能夠帶來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充滿激情的探索,未知的領域,以更深刻的接受所學的知識。作為高中地理教師,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學生喜歡的教學情境,不斷的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的奇妙之處,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知意識,全面體驗課程學習的樂趣,把學生帶入了深度的地理學習之中,從而順利的實現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1]。比如:在講解地勢高低對溫度的影響時,教師可讓身高不同的學生扮演山脈或盆地,然后計算基于水平線的溫度和“自身”的實際溫度,再利用媒體資源對知識進行梳理,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使課堂整體氛圍變得生動有趣,也能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情景式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的常見教學方式,能使學生直觀感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更快地接受教師所講內容,也能在自我學習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情景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這不僅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肯定,更多地是一種對思維邏輯的轉移。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和了解程度,進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這不僅是對學生和教師的改變,也是教育層面的一個變革。在信息技術的沖擊下,教育也不得不推陳出新,新課改的提出是對信息技術的肯定,通過信息技術輔助高中地理教學,在很多層面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科學技術是教育教學方式創新的集中體現,也是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的重要途徑。作為高中地理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提取豐富的教學資源,明確課堂教學創新的方向,切實有效地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地理課程,讓學生的學習思維更加靈活,對所學的地理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不再單純的強化記憶,而是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現代信息技術進入地理課堂的表現形式基本就是依據教學視頻,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不斷加深對基本教學內容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使地理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比如在講授氣壓帶和風帶對我國氣候影響的內容時,按照傳統的教學手段來講,花費的時間比較多,但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只需要通過簡短的視頻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演示,就可以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而且還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2]。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改革與時俱進的集中體現,也是整體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徑。作為高中地理教師,需要深度的把握,信息技術運用的具體策略和形式,在以上教學方法的引領下,潛心進行課堂結構的優化,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為目的,讓課堂教學的層次性更加明顯,不斷的活躍學生的地理思維,真正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動起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的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