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巧
(重慶市開州區中和中學 重慶開州 405413)
傳統初中語文課堂實施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淪為被動學習者,會影響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認識和感悟,不利于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素養的提高,最終導致語文學科的教書育人作用未全面發揮出來,也使學生的厭學心理越來越嚴重,所以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十分必要。那么具體該如何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進行打造呢?下面筆者就根據此主題具體分析。
在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的過程中,老師會將以生為本教育理念貫穿課堂的教學始終,利用創新、有趣教學形式,為學生打造一個十分靈動、十分有詩意的課堂,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再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提高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情感豐富、人格健全以及具有綜合知識的高素質人才。所以通過對高效課堂的打造,老師能夠在更為全面的教育中,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育,促使學生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在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但老師成長卻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前提。通過對高效課堂的打造,老師不會在停留在原來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中,會根據最新的教學發展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反思和不斷優化,如此老師就能夠以最合適學生發展的理念和方法教學,在實現高效課堂打造的過程中,促使老師獲得不斷的成長[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在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老師首先就需要徹底從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中走出來,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并將全新的教育理念貫穿課堂教學中,如此才可以保障課堂教學的效率。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老師實施的是“老師講解、學生聽”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缺乏對知識探究和觀點表達的機會。新課改要求老師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要在課堂中加強對學生實際學習狀態的關注,以巧妙的方法讓學生主動進入課堂學習中。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調整教學的節奏,讓每一位學生都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中。
老師通過對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能夠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積極進入對學習知識的探索之中。所以,初中語文老師在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的過程中,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十分重要。首先,老師在課前要對教材深層次研究,在熟練了解課文內容時,設定教學目標,之后在課堂中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引導,讓學生在最佳的課堂學習氛圍中,主動進入課堂學習之中。
比如在教學《回憶我的母親》一課時,老師可以設問:“你們和母親發生過什么有趣的事情?”學生在對生活經歷回憶之后,產生了主動表達的想法,此時老師可以隨機讓幾名學生對自己的趣事進行描述,讓他們在快樂表達中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老師要對講故事學生和聽故事學生的表情等進行仔細觀察,從中對學生的思維變化情況進行了解,更加巧妙的將學生引入課堂學習中。通過對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學生學習的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高。
新穎導入教學方式,能夠在課初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讓學生整節課的學習都事半功倍。所以,老師必須要高度重視課堂導入環節,并要善于靈活選擇導入方式,真正將導入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發揮出來,為高效課堂的建立提供助力。
比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課時,老師可以課前要求學生對這篇文章的作者安徒生進行了解,包括其生平經歷和作者情況等,如此學生就能夠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進入課堂導入環節時,設計一個故事接龍的游戲,或者利用多媒體直觀向學生播放安徒生相關的童話視頻,這樣的課堂導入設計,能夠讓學生對安徒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會主動猜測這是一篇什么類型的文章,主動計入新課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驗證,最大限度激發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被引入各學科的教學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被稱之為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在開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時,老師要善于通過合理的分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相互取長補短,通過共同努力完成學習任務[2]。
比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時,在課堂的深層次探究環節,老師可以以四人小組設計討論活動,①小說中環境的描述以及作用;②品析語言,如“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此句話只是為了單純語言重復嗎?你怎樣的理解?“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父親的話中“竟”和“驚喜”分別有什么含義?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深入理解課文以及表達的情感。
綜上所述,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意義重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革新想觀念和教學思路,在全新的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學習、思維,促使學生獲得知識、能力和素養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