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萍
(青海民族大學師范學院 青海西寧 810000)
目前,循化縣S 小學的第二課堂教育還沒有擺脫第一課堂教育模式,在實際情況中,都是學校老師決定第二課堂的教育內容,教師隊伍中大部分為當地老師,仍然用灌輸式的教育模式,不利于第二課堂的順利發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形式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傾向。教學內容存在被動性導致很多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抑制,目前S 小學采取第二課堂的形式大多數都是其代課老師實行的一些小比賽,例如演講比賽、讀課外書等體會交流,因為地域資源不好,導致第二課堂的內容形式也比較有限。[1-3]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發揚有利于促進祖國整體文化的多樣性。S小學是一所撒拉族小學,在主流文化的影響下,S 小學的第一課堂文化傳承具有撒拉族特色的作用越來越弱。撒拉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落在實處就是開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第二課堂,但是通過訪談發現中國傳統文化在S 小學越來越不被重視,民族地區教育沒有挖掘本民族特色,S 小學第二課堂活動傾向于第一課堂的補充,內容主要是詩歌朗誦、讀書交流等,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發展,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服飾等區別與其他民族的特色,但在S 小學沒有與第一課堂所學的主流文化相結合,不能很好地完成民族教育使命。
通過訪談,發現大部分老師對于第二課堂存在偏見,有些老師對于第二課堂甚至不重視,認為學生的知識來自第一課堂,學生應該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第一課堂的學習中,認為第二課堂只是學校對于課業繁重的學生提供的一個暫時休息的時間段,有這樣想法的老師自然不會去考慮第二課堂上學生的行為如何,就更加不會去考慮學生在第二課堂上的效率如何。還有一部分老師對第二課堂產生誤解,認為第二課堂應該是各科教師補課的課堂,第二課堂對于學生自我安排沒有太大意義,這部分教師就會盡可能地壓榨學生少有的第二課堂時間,將其變成數學課、語文課、英語課,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第二課堂與第一堂也就沒有任何的區別了。筆者觀測在高考壓力的影響下,應試教育反而愈演愈烈,家長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覺得學得更多的知識,拿更高的分數是孩子最主要的任務,以此家長支持老師傳統的灌輸方式進行教學,在家長、教師傳統的觀念下,出現了過分地注重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在德育、體育、勞動技術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忽略了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的現象。片面地以學習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優劣,使學生的個性及學生的自主意識受到壓抑,自我管理能力得不到更好的發展。
循化縣S小學第二課堂教學方法仍拘泥于死板的教學模式,課堂仍有老師主導,學生被動參與,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由老師事先安排好,在課堂上老師通過系統、細致地講解,使學生掌握大量知識,形勢比較單一,一般都是老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接受,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的自由度較小。主科教師都只注重自己所教的考試科目,在第二課堂上反復加強訓練第一課堂所教內容,更多的是題海戰術,不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這種教法學法不符合第二課堂教學。
第二課堂教育活動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教育方式,有著自身的特點和實際要求。就循化縣S 小學所開展的活動來說,現在已有的輔助要求無法滿足實際發展需要。最能夠體現出教師的教學價值部分就是對課堂內容的延伸,如果課堂內容可以加以延伸,那么就會存在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因此需要加強教師各方面的專業訓練,首先需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養。如果想要提高第二課堂的效率,首先需要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要讓教師的思想發生轉變,認識到創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需要重視第二課堂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根據實際情況,明確教育目標,并且將各種條件都綜合利用,將第二課堂的獨特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將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正統的課本教育,對于知識的傳授都是局限于課本上的,只要是答案都必須要以教師為主,課堂上也是必須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思維都是被禁錮在已有的框架中,無法得到創新。開展第二課堂是為了讓學生發展新的學習興趣,因此需要轉變觀念,要進一步落實“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與挑戰;把精神生命發展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的新基礎教育理念,在第二課堂上讓學生都敢于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需要讓課堂氣氛變得更加地活躍,完成教學模式的創新。以此來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對于任何學習都會感到枯燥無味,學習的效率非常低下,興趣在學習動機中處于中心地位,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第二課堂本身就是一個積極活躍的課堂時間,對傳統教學觀念加以改變,開始重視興趣教學,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課堂本來就屬于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需要將第二課堂加以籌劃,完善課程設置,將其完全融入到教學計劃中去,統籌規劃,可以整合教育資源,保證第二課堂的教育質量。還可以和第一課堂在時間上以及管理上進行銜接,避免產生沖突。第二課堂作為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沒有一個嚴格的時間限制,只要符合小學生的發展特點,有利于小學生成人成才的教育活動都可以看作第二課堂教育的內容。第二課堂并沒有嚴格的時間地點控制,只要符合小學生的發展需要的內容都可以成為第二課堂的教育內容。在實際的開設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和教師水平,來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接受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多采用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實踐式教學,提高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以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消解第一課面臨的障礙,成為第一課堂的有利補充,兩者相結合的基礎上讓第二課堂的教法與學法更加開放,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想要學習的內容,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提高,挖掘出學生的潛力。
第一課堂的教學形式受時間、空間的嚴格限制,課堂時間固定,地點也局限于教室內部,第二課堂則與之不同,在教學時間及空間上都有很大的開放性,因此第二課堂的活動形式可以更加豐富,可以以班級為單位,也可以以興趣小組為單位,可以在室內開展也可以在室外開展,既有第一課堂內容的拓展,如自然科學知識、文藝體育知識等,也有第一課堂完全接觸不到的實踐性教育,如社團活動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課程,比如第一課堂不會開設的手工制作課程、器樂課程等,使學生自身特長能得到發展,能力素質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