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 松
(四川省閬中中學校 四川南充 637400)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自主閱讀教學中,教師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學形式單一枯燥,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營造濃厚、和諧的學習氛圍,選擇適合中學生自主閱讀的形式,從而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最終提升他們自主閱讀的熱情。
初中生擁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但由于初中生面臨較為繁重的課業,閱讀時間有限。所以,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快樂,從而大大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能很好地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還能促使學生深刻理解閱讀文章內容,促進學生掌握閱讀技巧。例如,《觀潮》這篇文章詳細描寫了錢塘江漲潮前、漲潮中、漲潮后的壯觀情景,但由于很多學生沒有親眼目睹過錢塘江宏偉壯觀的景象,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們很難想象錢塘江的景象,不能深刻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的能力。所以,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可以科學地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建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資源搜集錢塘江漲潮的壯觀景象,然后借助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播放。通過最直觀的感受,波濤洶涌的錢塘江氣勢宏大,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深刻閱讀文章,可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閱讀興趣奠定基礎。此外,在初中生自主閱讀過程中,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就文章內容與閱讀方法進行討論,同桌之間也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學生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共同討論文章的內容與主旨思想。總之,在和諧、愉悅的環境中進行閱讀,學生都會持有高漲的閱讀興趣,閱讀效率不僅大大提升,還能促使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可為學生今后更深入的學習奠定基礎。
為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教師首先要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使學生的行為更加規范。初中語文教材所選文章都具有較高的閱讀價值,通過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深刻閱讀和認真分析,能使學生受益匪淺。雖然教材中的文章都有很高的閱讀價值,但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時間十分受限,這就需要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刻剖析,詳細講解文章中的閱讀重點,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開拓課外閱讀,根據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為學生推送適合學生自主閱讀的書目,滿足學生的自主閱讀需求。另外,教師也要為學生做好榜樣,以此感染學生。教師可將自身的閱讀經驗傳授給學生,同時給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和學生一起探討、分享閱讀經驗等,學生會深受啟發。長此以往,逐漸培養學生好讀書、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1]。例如,學習《在山的那邊》這篇文章的時候,朗朗上口的詩歌閱讀形式深受學生的喜愛,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對于“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文章中‘山’和‘海’分別指什么”這兩個問題,教師要深入講解,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從而規范學生的閱讀行為。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還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具體特點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傳統的語文教學活動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導致大多數學生自主閱讀興趣都不高,又因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自我管控能力較弱,這就嚴重阻礙了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導致學生的閱讀效率低下。所以,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借助豐富多彩的自主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2]。例如,學習《背影》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實現自主閱讀,學生都積極踴躍參與其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每一小組選出一個代表進行閱讀比賽,看哪個小組閱讀的效果最佳,教師要設有一定的獎勵,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這一教學實踐中,豐富多彩的自主閱讀活動,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積累豐富的自主閱讀經驗,也能使學生的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尊重以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就學習的內容要能提出有效的問題,學生的質疑是教學的催化劑,可有效推動初中語文課堂前進的步伐。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時候,學生提出的疑問,能以解“帶”讀,促使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刻的閱讀,對文章有不理解的地方也能逐漸清晰,也能促使學生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例如,教師在講解《范進中舉》這篇文章時,有的同學問“為什么范進中了舉人后會瘋掉,有著什么樣的社會背景?”對于學生提出的這一問題,教師要為學生充分講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文章通過描寫范進參加鄉試中了舉人后,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刻畫了他考中舉人后高興得“瘋掉”的形象,通過岳丈在范進中舉前后的動作與語言鮮明的對比,以及中舉后鄰居對他的前呼后擁、鄉紳贈屋等事例,重點刻畫出了一個趨炎附勢熱衷仕途,人們追求功名利祿迫切的心理,以及世態炎涼的可恥的社會風氣,對當時社會進行了辛辣的諷刺。經過教師的詳細講解,再使學生深入閱讀這篇文章,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這篇文章的思想內容。在這一實踐教學中,學生就文章的內容提出質疑,教師科學地為學生講解,為學生指明了閱讀的方向,還能很好地發散學生的閱讀思維,使學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大意,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提升自身的閱讀技能,為今后更深入的學習奠定基礎[3]。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對學生來說意義重大。所以,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具體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制定適合中學生自主閱讀的教學計劃,從而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閱讀中,從而大大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與閱讀效率。另外,學生的自主閱讀也不能僅限于教材中的文章,教師也要科學合理地為學生推送有價值的課外文章供學生自主閱讀,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