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英
(蘇州市相城區蠡口第二中學 江蘇蘇州 215100)
信息化教學將我國中學數學教學和信息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能給課堂教學者提供理想的教學條件和環境,并改變教學模式、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促進整個教師教學觀念、課程設計理論,乃至于教育制度發生變革。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內容,還可以使學生在民主、和諧、有選擇、競爭、合作的氣氛中學好數學。
數學教學的宗旨就是幫助學生把所學知識很好地應用到現實的生活中,從而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需要教師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進行動手實踐,為其量身設計相應的課堂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1]。例如,講授“等腰三角形”時,教師可以先運用信息化教學為學生講解相應的教學知識點。比如,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并且,為了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看圖片中的圖形,并為學生提出問題:如何證明兩個底角相等?同學回答完之后,同桌相互分享答案。運用這樣的方式教學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圖,還可以讓學生激發出對學習的樂趣,學生會參與其中,能讓學生有效掌握這節課的知識點,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創設教學情境,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有效地讓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內在動力,并在學習過程中有效獲取知識。和小學數學知識相比,初中數學難度會有較大程度的提升,學生在學習中會經常覺得困難,時間久了可能會對學習缺乏興趣。對此,教師應在核心素養理念下進行數學教學,要對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以及興趣愛好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以滿足學生具體需要為出發點,進而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并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核心素養奠定基礎[2]。例如,數學學習中有很多知識比較抽象,不易理解,一部分學生會因無法掌握而大大降低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實踐中可以充分運用生活實際中的例子開展教學,為學生營造具有豐富生活氣息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思考。講授“最短路徑問題”時,教師可先為學生展示相應的視頻和圖片,然后再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看,這是小明家到學校的三條路可以選擇,哪一條路的距離最短?理由是什么?學生說完自己的答案時,教師再為學生詳細解答。最后,展開本次的教學內容。通過給學生營造一個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在解決數學題時的綜合能力。
構建一個數學模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初中是促進學生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的重要階段,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維不成熟、對數學模型的理解和構建尚未完善,學生遇到抽象問題時,解答情況往往不盡如人意。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搭建一種數學模型,以培養和提升其學習技巧和能力為主要基礎,培養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3]。比如,講解“軸對稱”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可以先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對稱現象無處不在,從大自然的景觀到各種分子結構,從建筑物到各種美術作品,乃至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品,都可以尋找一些對稱的例子,你們去生活周圍的事物中尋找一些具有對稱性和特征的例子,然后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再運用信息化手段為學生開展數學教學,以便讓學生有效掌握和構建相應的數學模型。這樣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還能讓學生構建數學模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教師要讓學生學習豐富的知識,還要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對此,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實踐教學、教學情境、數學模型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擺脫課本教育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其深刻的理解所學知識,并在不斷的運用中保持數學學習動力,有效提高數學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