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志穎
(延邊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吉林延邊 133000)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對應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目前也成為了各個學科教學的內容和方向。所以,高中思政教學必須制定全新的教學方案,從核心素養出發,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質量,發揮出該學科的教育價值。
政治認同本身就是政治核心素養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為了促進學生的政治認同,教師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把概念和原理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真正理解并學會運用。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政治認同,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情境,通過情境為學生打造一個真實逼真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理解情境的基礎上掌握相關政治知識,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政治認同。比如,教學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介紹關于我國個人收入分配的相關新聞報道,讓學生借助直觀的數據和具體的事例報道掌握教材中涉及的一些理論方面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滲透,學生可以清楚地掌握課本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同時能將理論和現實進行有效整合,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獲得政治認同,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教學效果,也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
學習任何知識最終的目的都是讓學生借助學習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和效果的。為了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互相交流討論和思考問題解決的辦法中逐步形成理性精神,這對學生今后的生活甚至工作都有重要意義,學生在今后面對任何事情時都可以保持理性的頭腦,對問題作出更加全面和準確的判斷,從而提高判斷力,更好地解決問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1]。比如,學習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踐行社會責任,促進社會進步”這一內容時,由于這一課本身就是一節綜合探究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組針對這一主題進行探究,共同討論如何更好地踐行社會責任,實現我國社會的進步,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真實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解決的辦法,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逐步建立起理性精神,促進學生今后通過所學知識解決更多問題。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涉及了很多素材,這些素材都可以被教師充分利用起來,對其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優化,通過真實的案例配合教材的理論知識落實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教材中理論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思想理念[2]。思想政治課程除了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還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法治觀念和意識,而法治意識的培養和建立需要真實案例進行輔助,所以,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對素材進行補充優化,借助這些素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各項法律法規,真正認識到法律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提升學生的法治觀念。
思想政治教學僅靠對課本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學習到的只能是一些空洞的知識,無法獲得能力的提升,自然得不到政治素養的培養。所以,教師需要從教材出發,挖掘一些有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各項知識,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3]。比如,學習高中思想政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綜合探究課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市場,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的特點,這樣可以帶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幫助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和理解相關知識,通過深入參與活動,有效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學的必然趨勢,教師必須認識到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掌握政治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然后整合教學內容,借助各種教學方式和活動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