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娜
(陜西西安市曲江十四小學 陜西西安 710000)
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對學生各項素質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其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現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和培養,組織各種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育中也是如此,教師要充分結合數學教學內容,改革教育方式,引導學生對各種數學理論進行分析與研究,結合日常生活展開對各種問題的分析與探索,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養成。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快速掌握學習技巧,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有部分教師不重視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都只關注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對各種考點進行重復講解,要求學生進行各種習題訓練,但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和提升并沒有進行有效的指導教育,更沒有形成具體的教育方法,這種情況下,學生的邏輯思維自然難以得到有效訓練,從而影響學生思維的后期發展。
在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需要學生進行主動的思維活動,主動對各種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探索各種數學題型的解決方法,這樣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但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不強,在課堂上只是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學習,教師要求背誦理論,就進行數學理論知識的背誦,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1],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能主動思考,這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探索,先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然后進行分析和研究,才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新數學教育方法,設置各種教學情景,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開拓思維,進行分析研究,還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常識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探索,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獨特的教育情景,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刺激,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數學教學內容,設置各種教育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2]。
例如,學習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課程中關于“多邊形的面積”的內容時,為了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進行比賽設置,如要求學生分別用五種方法計算一個多邊形的面積,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七邊形形狀的圖形,首先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引導,然后要求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分析與思考,最后找到多種求多邊形面積的方法,然后教師組織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對比和探究,剖析每一種方法的邏輯思維切入點。最后通過各種方法,快速計算出多邊形的面積,使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求出面積。這樣學生就需要開動腦筋,無形中分析各種計算方式,從而有效訓練學生的思維。
抽象性思維是教師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內容,需要學生通過現象探究本質,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展開對學生的思維培養,結合一些生活化的數學問題,要求學生分析一些數學理論,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3],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
例如,學習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課程中關于“數據的表示與分析”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表格,讓學生分析這個表格中的內容,比如給學生一個籃球投球比賽統計圖,要求學生分析每一個投球者的投球中球率,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比賽視頻,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使其真正感受到數據的表示與分析方法,理解數字的含義,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思考,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