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利連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十六中學 貴州六盤水 553000)
《地理課程標準》將地理實驗教學納入課程教學,強調學生通過地理觀察、調查、觀測等活動進行探究式的學習。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初中地理實驗教學越來越受教師關注。此外,隨著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現在很多學生都能接觸到手機、攝影機等設備,這對實驗攝影教學的開展有推動作用。為了巧妙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實驗教學活動,本文歸納了實驗攝影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希望給更多教師提供教學上的幫助,也希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地理攝影的魅力,調動起學生探索地理知識的興趣,為高效初中地理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推動學生高效學習和主動學習。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攝影作品為學生講解地理知識。課堂導入環節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我們在這個環節中可以巧妙地將自己的實驗攝影作品帶到課堂上引導學生一起觀察和交流。例如,學習七年地理“我們身邊的地理”時,需要初步培養學生的地理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我們要讓學生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地理動態和地理發展等。在這部分教學的設計上,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如拍攝身邊的風土人情、本土的自然環境、日常生活等。農村學校具備天然的自然環境,我們可以通過拍攝身邊的農作物,然后與其他地區的相同農作物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到,在不同的地區,農作物的分布情況、成熟時間等均有所不同。然后可以讓學生自己結合拍攝的內容說一說自己對本土地理資源的了解,這樣能充分點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也會更加專注,師生互動也會更加和諧,對接下來的課堂教學能起到積極影響。在為學生展示圖片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問題引導,讓學生逐步通過學習產生問題意識[1]。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利用大部分的時間為學生講解新的知識,讓學生通過不斷了解理論知識了解學習的地理內容,這樣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巧用實驗攝影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讓學生逐漸由被動向主動轉變,不斷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學習“中國的地形”這一課內容時,需要讓學生了解山脈縱橫交錯構成的地形骨架,掌握主要山脈的名稱、走向及其在地圖上的分布,同時培養學生讀圖和分析各類地形圖的能力。這些內容既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我們可以播放中國地形的概況圖像等短片,然后根據視頻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地形概況,然后通過拍攝的實驗影像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分析,這樣學生能將抽象的知識與具體的內容結合記起來,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快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實驗攝影能讓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讓初中地理課堂逐漸由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
地理和人們的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性,而地理攝影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能力,并能極大程度地滿足人們的生存需求。例如,通過測量太陽的高度,我們能了解搭建房子時的朝向及樓間距等,還能通過實驗評價生活環境質量。例如,學習“天氣和氣候”時,我們可以通過實驗拍攝一周的天氣情況等,讓學生學會了解推測天氣的變化趨勢,并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與天氣情況等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然后通過拍攝的內容對環境問題進行客觀的分析,產生主動保護環境保護氣候的意識。引導學生觀察攝影內容時,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同時提出自己的問題,在班級中進行分享和集體解答,這樣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與分析能力[2]。
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實驗攝影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學生自己選定實驗主題,提出自己的猜想與假設,然后準備一部手機等進行實驗內容的拍攝或資料的收集等。例如,學習“中國的水資源”這一課之后,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們可以讓每個小組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拍攝當地的水資源分布情況,然后通過網絡搜集一些相關資料,進行地理實驗,實驗內容可以包括水污染情況、水資源的分布特點及解決水資源不足和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徑等,這樣學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及當地水資源的特征,然后通過實驗記表的形式進行實驗記錄,在班級中作實驗報告和總結。教師對每個小組的實際實驗攝影情況進行有效評價,促進學生不斷自主學習,不斷取得進步[3]。
總而言之,實驗攝影資源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問題意識、思維能力等多方面有積極作用,我們在教學中應將其作為有效的教育資源廣泛應用,促進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促進學生形成地理核心素養,為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