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方周小偉
(1.當涂縣姑孰鎮農業服務中心;2.當涂縣心心糧油種植家庭農場 安徽當涂 243100)
為充分發揮池塘的養殖效益,將小龍蝦、河蟹、青蝦在同一養殖單元內用網片將養殖池塘對半隔開,或用圍網將養殖區域隔開,把小龍蝦、河蟹和青蝦苗種分別單養、輪養、混養在不同的養殖區域內,充分利用了養殖水體,發揮不同品種的生長優勢,實現不同品種之間差異化養殖,且便于管理和集中捕撈,有利于產品集中上市。在科技入戶結對的示范戶——當涂縣心心糧油種植家庭農場的塘口中進行了此種模式的養殖試驗,精心管理,經濟收益十分可觀。
選擇池塘面積30畝,東西走向,池塘保持水深1.2-1.5m,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周圍無污染源,進排灌水方便的塘口。
用聚乙烯網片和直徑1cm的PVC桿根據養殖池塘水位的深淺對半隔開,或在坂田區域,用圍網圍起池塘30%-40%的面積。
用塑料薄膜、聚乙烯網布沿塘埂四周設置防逃設施,聚乙烯網布下沿埋入泥土10cm,聚乙烯網布上沿縫制塑料薄膜20cm。進排水口用60目雙層密網防逃,也能有效地防止蛙卵、野雜魚卵及幼體進入養殖塘口。
把池塘積水抽干,冷凍曝曬池塘。1月5日每畝用100kg生石灰全池潑灑,清除敵害生物和有害病菌。
清塘10天后,栽植伊樂藻,株距1.5m,行距3m。在小龍蝦放養區域種植野雜草、稗草。在蟹種放養區域每畝投放50kg螺螄,在養殖河蟹的深水圍網區多放一些。
2月15日投放蟹種,將蟹種投放到池塘隔開區的一邊或用圍網圍起來的池塘的深水區域。投放蟹種規格100-120只/kg,畝放養1500只。3月22日,在池塘隔開區的另一邊或是圍網圍起的池塘淺水區域,放養小龍蝦苗種,小龍蝦苗種選用稻田繁育的早苗種,規格200-240尾/kg,畝放養4000尾。
7.1 水質調節:3月水溫升高,多次使用生物肥肥水,使水質保持肥、活、嫩、爽,水體透明度30cm。小龍蝦養殖區域保持淺水,不超過50cm。5月后,逐漸加深水位,不需要肥水,定期使用EM菌、乳酸菌、芽孢桿菌等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
7.2 飼料投喂:水溫10℃以上時,開始投喂配合飼料和生物飼料。在養殖全過程中,配合飼料占80%,生物飼料占20%。河蟹前期配合飼料的蛋白質含量為40%,投喂量為蟹存塘量的3%;河蟹脫二殼后,配合飼料的蛋白質含量為36%,投喂量為蟹存塘量的5%。起捕前20天,投喂蛋白質含量40%的配合飼料。小龍蝦全程投喂配合飼料和生物飼料,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35%。
7.3 水草管理:當伊樂藻水草頭露出水面時,割去草頭,使水草不露出水面,施用壯草肥,使水草保持鮮嫩,水草覆蓋率不超過池塘面積的60%。
7.4 合理增氧:養殖前期,水溫不高,增氧不多,但由于養殖密度過大,需合理增氧。對于天氣突然變化,及時開啟增氧機。
8.1 小龍蝦捕撈:小龍蝦養殖25天后,養殖規格達到25-35g/尾,就可以開始陸續捕撈上市,4月20日至5月10日把養殖小龍蝦區域內的小龍蝦全部捕撈結束。小龍蝦捕撈結束后,將用來隔開的網片、圍網撤除,或放下來,踩入泥中,讓河蟹整塘活動,繼續河蟹養殖。
8.2 河蟹捕撈:6月28日-7月20日根據河蟹的生長發育情況捕撈出售“六月黃”,河蟹規格75-130g/只,用地籠捕撈,先捕撈公蟹,后捕撈母蟹,將河蟹捕撈出售60%。
9.1 苗種放養:捕撈河蟹結束后,在7月25日放養青蝦苗種,畝放養青蝦苗種20kg,規格4000-6000尾/kg。青蝦苗種自己培育或就近購買。
9.2 養殖管理:
9.2.1 在小龍蝦捕撈時,可補種植輪葉黑藻,清除部分伊樂藻,使水草覆蓋率控制在池塘面積的50%以內。
9.2.2 投喂蛋白質含量40%的青蝦專用配合飼料,同時投喂生物飼料,投喂比80∶20。河蟹繼續投喂蛋白質含量36%的配合飼料。
9.2.3 高溫季節多使用EM菌、乳酸菌、芽孢桿菌等調節水質,定期拋灑底質改良劑,防止底泥發黑發臭。每10-15天用生石灰水全池潑灑,每畝4-5kg,補充鈣離子,提高水體的硬度。
9.2.4 進入高溫時段的青蝦養殖環節,每天凌晨開啟增氧機,悶熱惡劣天氣不停機。
9.3 河蟹捕撈:9月25日開始捕撈河蟹,至11月30日結束。
9.4 青蝦捕撈:12月1日開始捕撈青蝦,至春節結束。
池塘共收獲河蟹“六月黃”1944kg,收入112752元;河蟹成蟹2025kg,收入 243000元;小龍蝦1725kg,收入82800元;青蝦2250kg,收入207000元;合計總收入645552元。各項投入支出25.3萬元。畝效益2.15萬元,畝純收入1.3萬元。(見表1)
11.1 在傳統的養殖過程中,小龍蝦、河蟹和青蝦分池單養或混養的方式進行養殖操作。若采用分池單養,則不僅使養殖池塘的面積增大,而且在小龍蝦、河蟹或青蝦捕撈后池塘出現長時間的空閑期,浪費了池塘資源。若采用混養模式,則使用統一的飼料和養殖管理方案,而小龍蝦、河蟹和青蝦品種的最佳配合飼料和最佳養殖管理方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小龍蝦、河蟹和青蝦的增值速度相對于最佳情況而言之間存在差距,養殖增值速度未達到最大化,導致飼料的利用率下降。
11.2 該試驗還充分考慮了小龍蝦、河蟹和青蝦在市場上熱銷的時間不同。從市場角度看,分區錯開養殖小龍蝦、河蟹和青蝦,在不同時間段上市銷售小龍蝦、河蟹“六月黃”、河蟹成蟹、青蝦等,產品價格懸殊較大,經濟效益差異明顯。混合養殖使小龍蝦、河蟹和青蝦養殖進度相同,從而使得經濟效益下降。
11.3 該試驗小龍蝦、河蟹“六月黃”、青蝦效益的養殖方法,在同一養殖單元內用網片將養殖池塘對半隔開,或用圍網將養殖區域隔開,隔開成養殖深水區和淺水區,第一階段單養——低密度養殖小龍蝦和河蟹“六月黃”,把小龍蝦和河蟹分別單養,河蟹放養在深水區,小龍蝦放養在淺水區;第二階段的混養——河蟹與青蝦混養,充分利用了養殖水體,發揮不同品種的生長優勢,實現不同品種之間差異化養殖,且便于管理和集中捕撈,有利于產品集中上市,極大提高養殖效益,同時保護好池塘生態資源。